笼中帝/锁帝翎_作者:深海先生(104)

  她仰头瞧着我,瞧了好一会:“皇上生得可真像羽贵妃啊。不过,却一点也不似先皇……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她掩了口,咯咯一笑,“皇上的脸型眉鼻,倒叫本宫想起那玉树临风的翡神官来。”

  我眯起双眼:“太姬是何意啊,朕听不懂。”

  “哎呀,老糊涂了,胡言乱语。”她揉着眉心,“只是想起了些旧事,想起先皇病中说的一些梦话,什么私通啊,孽种啊,异星现世,萧氏将亡啊,还提到了羽贵妃和翡炎,本宫怕是听错了罢。”

  我勃然大怒,心中腾起一股杀意。

  如此猖狂,敢当着我的面质疑我的血统,说这等荒谬的胡话……

  我定要杀了这女人。

  我拂袖要走,却听她又笑:“皇上若奇怪的话,不妨去问问别人,这些旧事呀,翡神官一定比本宫了解的更加清楚。”

  不知怎么,我隐隐听出些威胁的意味来,出了寑宫。

  我缓缓行进大殿,落座于皇位上,看着文武百官冲我俯首下跪,萧独站在最前一排,身着一袭银灰朝服,好似个谦卑的臣子。

  ——如若他真是个谦卑的臣子,那便省心了,可惜他不会是。

  我抬起手:“众卿平身。”

  萧独抬起头,朝我看来,似有若无地一笑。

  我避开视线:“近日来变故诸多,朕仓促登基,实为qíng势所需,朕自知责任重大,还望众卿踊跃上奏。众卿,可有本要禀奏?”

  龙墀之下,一时竟一片沉默。我看见分明有一两个人抬起头来,冠帽晃了晃,却是朝萧独的方向转去,又重新低下了头。

  我心中微恼,扬高声音:“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圣天子孜孜求谏以图大治。如今内忧外患,为何无人谏议?”

  依旧无人应答,一场小朝会宛如守灵,连一贯qiáng势的太尉越渊也不开口。我气得够呛,知晓是萧独建立的“拱卫司”的功劳,狠狠一拍龙椅:“朕才刚登基,你们就当朕是死了?”

  底下又跪了一片,只有一个人没跪——他也跪不了,只能坐着。

  殿内跪倒一片,他独自静坐轮椅之上,倒有点傲雪凌霜的意思。

  我盯着他,萧煜拱手朝我行了个礼:“启奏皇上,近日来,杨坚盗玺与神官行刺的案子牵连甚广,摄政王已将一帮大臣投入刑寺进行审问,已有半数或流放或处死,朝内人心惶惶,臣等委实不敢在这风口làng尖上妄提谏议,不是无本可奏,只是有心无力啊。”

  萧独低低一哂,侧过身子,目光森然。

  “煜亲王是何意?本王身负监国重任,自然有调查此事之责,谋逆是大罪,本王不可不慎重处之,故而要调查与杨坚有来往的大臣。按结jiāo近侍官员律,他们与内务宦官私jiāo,本就已触及王法,本王将他们收监,有何不可?至于论罪者,自然是证据确凿,若无罪,本王还能给清白无辜的朝臣安上莫须有的罪名不成?”

  “摄政王误会了,小王并无此意。”萧煜看向我,面不改色,“皇上,臣以为在外敌入侵之际,未免引发内乱,应该将此事暂缓。”

  我心下一笑,这个萧煜,倒看不出来有几分胆色,可堪大用。

  如今萧独在朝中只手遮天,不能容他独大。

  萧煜手上也有兵权,又任司徒之责,用来掣肘他正好。

  “煜亲王,朕身边正缺一名能直言不讳的辅臣,你乃是朕的亲侄子,本是一家人,朕特封你为辅国公,赐你huáng袍,可常出入宫中,与摄政王各为朕的左膀右臂,共同辅佐朕治理江山。”

  萧独道:“臣以为,皇上千里归来,身子欠妥,应好好修养……”

  我厉声一喝:“朕话还没说完,何时容到你cha嘴?”

  我有意在朝堂上挫挫萧独锐气,以免群臣惧他,让他太过霸道。他既是我的臣子,就需懂得君为臣纲的道理。

  此言一出,虽上奏直言的人没有,呈奏疏的人却接踵而上,我便命站在龙墀前的司礼监一一收了,以免它们被萧独拦下。

  见萧独低头不语,我一字一句道,“摄政王,朕以为,煜亲王说的有理。朕,既已即位,监国重任,便不劳摄政王代劳了。这监察检校百官之责,也理应由大司宪李修来履行。摄政王昨日向朕请缨亲赴北境,劝降乌顿,朕虽不舍摄政王离开,但思虑一夜,却觉此等难事,唯有有勇有谋的摄政王可堪担此重任,故而,朕封你为天策上将,领jīng兵三千,与西默王的京畿军会和后,共御外敌。择一良日,朕为你举行告天之礼,亲自送你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