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帝/锁帝翎_作者:深海先生(68)

  我一听,心里便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仍是有些意外。

  我只让萧独将玉玺设法还回去,没想他转头顺手就嫁祸给了杨坚,不止一箭双雕,恐怕还要借此铲除朝中部分对他不利之人。

  这小láng崽子,比我现在了解到得更有城府。

  我问:“查出什么端倪没有?”

  顺德摇了摇头:“奴才对详qíng不甚了解,得托人打听打听。”

  “为何皇上要命刑部侍郎协助太子彻查此事?”

  “回太上皇,奴才听说,是因魑国叛将乌顿自立为王,昨日已举兵进犯北疆,皇上三日之后便要启程北巡以震士气,而杨坚昏死不醒,只能从杨坚府宅中查起,皇上等不了那么久。不过,皇上说了,此事要等他回来再行裁决,太子只能查,不可自作主张。”

  我暗忖,萧独定是不想在外乱关头惹得朝中人心不稳,发生内斗。

  可惜,事qíng绝不会如他所愿。

  “我看,皇上并非十分放心太子,否则,就不会允许虞太姬在他北巡期间垂帘听政了。”

  我心中咯噔一下,这位虞太姬不是别人,正是萧澜的养母,我父皇的一位昭仪,父皇驾崩后,她便削发为尼。萧澜登基后,她也一直住在冕京最大的神庙之中,并未进宫,谁料如今竟被请来垂帘听政。我听说此女有些手段,若不是当年入宫太晚,获封昭仪时我父皇已大限将至,她恐怕能爬到贵妃的位置,恐怕不好对付。

  不过,年老而寡身的女人,必是寂寞的。在我父皇死后,孟后便养了不少面首,我不信虞太姬幽居神庙这么多年,不想男人。

  “太上皇,皇上有旨到。”

  外头有人细声细气的唤,顺德打开门,一个宦官拿着敕旨正要宣诏。我自不用跪迎,但却有些不安,听他一字一句的念。

  萧澜竟要命我随军同行——他要带我一起去北巡。

  第29章 假面

  我以为萧澜在北巡期间会将我禁足, 或调离冕京皇城, 未料到他竟会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宣旨的宦官走后,我心神难安,将窗子打开,将那白羽扔出,等白厉出现。

  不一会儿, 风声乍起, 一个人自檐上落在我窗前, 悄无声息。

  我举了举手中酒杯, 点头允他进来。白厉轻盈跃入,将窗关上,在我案前单膝跪下:“参见皇上,臣这几月失职,罪该万死。”

  “快起身。你冒险回来,何罪之有?”我扬手示意他上座,“来,难得有人陪朕用晚膳。你坐, 朕有要事与你商讨。”

  白厉点了点头, 盘腿坐下:“皇上要说的, 可是随军北巡之事?皇上放心,半路上臣定会派白衣卫将皇上劫走。”

  我摆摆手:“如此不妥,变数太大。”

  “那皇上的意思?”

  “你能否带白辰速速来见朕一面?”

  白厉目光一凝,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答了声“遵命”, 便转身退下,不出片刻,就将乔装打扮成宦侍的白辰带了进来。

  “皇上深夜急召臣前来,是为何事?”

  见白辰毕恭毕敬地在我跪下,我弯腰将他扶起。他抬起头来,烛火勾画出他与我极为肖似的面容,四目相对,我一时恍然,只觉在揽镜自照,更透过他看见了我已故的生母羽夫人的影子。

  只不过,他眼神通透温润,如玉石,不像我,目若寒星。

  我却从他身上分明感到了血缘的联系,自母亲亡故后,我已许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这许是因为,我听母亲提起过,她自小便与我这小舅舅亲近,姐弟二人临分别的那一夜,还曾相拥而泣。

  这样的事,他虽将我视作君主,心里也必不甘愿。我需动之以qíng,晓之以理。听闻他为人忠诚坚韧,我如此请求他,他定不会拒绝。

  思定,我叹口气:“舅舅,实不相瞒,朕,有一难事相求。”

  听我如此唤他,白辰分明一怔,他凝视着我,满目关切。

  “皇上请说,如臣力所能及,必当全力以赴。”

  我点了点头,在他面前盘腿坐下,正思索如何开口,目光不经意掠过他颈间,竟见他喉结处一抹红痕若隐若现,不禁心头一跳。

  那是qíng事的痕迹。

  我想起那日,他从萧澜寝宫出来,隐约生出一个荒唐的猜想。

  我不愿妄加猜测,只问:“若此事会将你置于险境,你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