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纪悟言却愣在那里,眼睑微微垂下,似乎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文静倾只当他害臊,也还是心平气和,“别怕别怕,我只拣你熟的考。”
纪悟言却咬住自己的下唇,抬眼对着文静倾摇了摇头。
文静倾皱皱眉,没明白他的意思。
他和慕容公子们一样,也是出身世家,从祖上八代起便以书香闻名。
自打在娘胎里开始身边就都是经史子集,从小又被叫做“倾世神童”,长大后更是赋诗作文一挥而就,更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慕容世家这样文武兼修的武林大家他还瞧得上,少林武当却已经不放在眼里。只觉得他们最近的几代都只重在武功上立名,真是沽名钓誉,和尚道士又粗鲁,实在是看了就碍眼得很。
这样的一个人,只觉得所有人都该出口成章,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千古文章上,又怎么能理解有人却连字都不认识?
文静倾既然不理解,也就随自己的意思来了,便对纪悟言道,“那就《三字经》吧,这你总学过了。我说上句你答下句。”
纪悟言安静的听他说着,只觉得从刚刚冷夕霏开始,他们说的话自己都听不懂了,连拒绝都不知道要怎么拒绝,只好又慢慢垂下眼。
见他如此,文静倾只当他应了,便开始提问。
“经子通,读诸史。”
选了个一段的头句,文静倾想这样比较好答些,可没想到,他认为再怎么好答的,纪悟言也还是答不上来的。
纪悟言的脸顿时红了起来,他知道师父是在考自己,可自己当真是什么也不会啊。
文静倾等一会,见他没有动静,心中有些着恼。
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记不住?
看来这孩子外表虽好,却不太用功。
算了算了,自己再提他答两句好了。
于是又说,“一而十,十而百。”
这后面就是“百而千,千而万”,文静倾心道:这够简单了吧。
可纪悟言还是一句话也不说。
这下文静倾可是真正生气了。
原来方才是自己看错人了,原来这个孩子竟是不思进取之人,从小便如此懈怠,长大了还怎么得了?
慕容清尘急得几乎团团转,他当然看出文师父生气了,想要和纪悟言咬耳朵,奈何师父就站在他面前,想帮也帮不了。
冷夕霏和慕容泠然却是害怕,尤其是冷夕霏,眼泪几乎又要掉下来。
却只有慕容涤尘抿着嘴,面上到看不出什么,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文静倾也看到了他们的神色,于是又压压火。
毕竟今天是新师父徒弟见面的第一天,不适合动板子。
只“哼”的一声背过身,也不再理纪悟言,顺手拿了纸笔,放到冷夕霏和纪悟言的桌上,道,“那你们便把名字写予我看了,以后也不怕叫错。”
冷夕霏忙接过来,抓过笔来写上自己的名字,虽然字不大好看,可也是让文静倾看了个清楚。再转头却看纪悟言,他却还是垂手站着连笔也没拿。
qiáng忍着心中的气,文静倾硬声问他,“怎么了,你难道没有名字?”
纪悟言却抬头看他,目光清澈坦然,轻轻道,“我……不识字的。”
文静倾只觉得他面上一片艳光四she,竟连自己呆了呆。
回过神来,暗叫几声“惭愧”,这才听清他说了什么。
我……不识字的。
……
……
什么什么?
不识字?
不识字?!
不识字!!!!
这分明就是推脱之辞。
哪有人会不识字?
懒到也罢了,可没想到他xing子会这般顽劣,原来没把自己这个师父放在眼里!
竟想蒙着自己玩!
文静倾也再顾不得什么给面子的事了。
拿住纪悟言的小手,抄起桌案上的竹片,就朝着那方雪白的掌心一下一下狠狠的打下去。
文静倾这个打手板的竹片也是颇有讲究的。
大约一尺长,柄一寸宽,方形的头部宽约三寸,扁扁平平的,上面却有许多小孔。
被这东西打在手上,手上被小孔箍住的地方就会起起一个一个小疙瘩,又麻又痛,难过得不得了。打个两三下还好,若是上了十下,第二天手肯定是红红肿肿的,像馒头一样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