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春_作者:风维/NIUNIU(60)

2017-08-15 风维NIUNIU

  身为帝师的责任似已落幕,身为应家子弟的义务也已完成。按照与父亲之间的约定,以后已经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或隐逸江湖,或游历天下,重新作回那个重熙十三年前的应崇优。

  但是不知为了什么,当年轻学生的背影渐行渐远时,本应觉得异常轻松的应崇优,却在内心深处,微微漾起了一丝失落。

  只是这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藏在年轻帝师温郁的眼底。

  无人得知。

  <待续>

  书 名:帝台chūn 中

  作 者:风维

  绘 者:七色貘

  出版社:威向

  系列名称:黑桃书系S499

  出版日期:2007/07/12 第1版1刷

  文案:

  重熙十六年正月初五。

  脱出京城短短数月,阳洙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他的王者威权。

  看著那原本一无所知的小皇帝,已展露他那丰盈的羽翼,应崇优感到欣慰,但对阳洙过度的依赖,他更感到不妥。

  或许在他真正长大独立之时,就是自己该功成身退,悄然离去的时机。

  可心中那抹失落,又该如何说明……

  虽已得到众人的拥戴,也得回群臣的信任,但阳洙最在意的乃是应崇优。

  就算得到众臣的称赞,犹不及应崇优的一个点头微笑。

  可应崇优总时不时的提醒他君臣有别、帝王威仪啥的,还刻意躲开他。

  出现了个三师兄就够了,现在还多了个“惜惜”!?

  太可恶了,他只要应崇优对他一个人笑啦!

  第十章

  重熙十六年正月初五。

  一道檄文划破了大渊朝bào风雨前貌似平静的天空。

  魏侯正式宣布当今天子已移驾平城,降诏昭示孟释青谋逆、擅权、慢君、骄奢、欺民等十项大罪。

  正月初七,皇帝降旨,晋封平城侯魏泰为平城王,拜将起兵,征讨孟氏。卫岭以北共计十三州相呼应,同组勤王之师。

  两天后,孟释青以朝廷名义下诏,声称皇帝尚病卧在宫中,平城之天子乃魏氏扶持的伪君,并以摄政国师身份宣布平城军为叛军,令檄宁军出发予以征剿。

  正月十三,在攻打卫岭以北唯一一个依附孟氏的州府——渭州时,少年天子亲临战场,she出攻城第一箭,一时士气大振,半天就攻破城池。至此,卫岭北十四州尽数归入王师辖下。

  正月十七,王师兵临菖仙关下,檄宁军前师五万人也同时抵达此关,对峙数日未战。

  正月十九,皇帝降旨,在卫岭北废除“恩田令”,禁止土地兼并,免“辽阳赋”等十项杂税。

  直至一月结束,王师与檄宁军仍未开战,但卫岭以南已陆续发生数起呼应王师的bào动。

  二月十二,檄宁军副帅廖飞盏派两万人出菖仙关,在庆城与王师一役,折损三千,败退回关,但王师并未贸然追击攻城。

  孟释青随即下令严守菖仙关,大有想以卫岭为屏,划界而治之意。

  从初临平城时算起,时间只过去了短短两个月,但阳洙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在臣属面前建立起他的王者威权,而这一切的起点,当然便是那次再成功也不过的初度亮相。

  说实话,最初前来拥立阳洙的这一批大臣中,有些是为了报答先皇恩德,有些是不满孟氏bào政,有些是被应博、魏王这两位老臣的威望所感召,还有一些,则纯粹是为了建功立业;至于完全是冲着这个小皇帝本人来的,那是半个也没有。

  因此,在未曾见过阳洙以前,这些臣属们对他都没怀有太高的期望,他们只希望到来的年轻君主最好能够正常一点儿,没有在孟氏禁锢的宫廷中,养出一些变态的毛病,可以勉qiáng拉出去见见人就行了。

  而在这样的心理期许下,突然见到一个神采翩然、顾盼雄飞的英姿少年,自然不免令人惊喜过望,额手称庆。

  在魏侯的陪同下,阳洙的龙袍拂过青石雕花的地板,拾级而上,一派潇洒自如地在大殿正中的九龙椅上缓缓落坐,目光扫视了一遍伏在阶下的数十位文武jīng英,优雅地抬起了一只手。

  “陛下有旨,众臣免礼平身!”侍立在阶前的掌旨内监高声宣唱,殿内立时响起整齐的谢恩之声,群臣纷纷起立,开始偷偷打量起高踞龙位之上的年轻皇帝。

  “诸臣唱名晋见!”

  一声令下,自魏侯起,每一个殿内之臣按事先定好的顺序来到阶前跪榻旁,向皇帝下拜唱名,有职份的人报出自己的职位品级,目前暂无职份的便介绍自己的籍贯、出身与资历,几十个人轮班晋见完毕后,时间已过去了一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