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花时_作者:巫羽(22)

  阿易拎着貘崽往竹屋前去,坏心眼笑着。

  貘会爬树,而且擅长爬树,院中的树木,或多或少都受过竹笋的摧残。

  修长的手指抚摸被蹭破皮的山茶树gān,又见到地上零落的茶花,庄扬心里自然是心疼。

  执扫帚将花瓣、落叶打扫,庄扬抬头看前方,见到三位陌生人,两位甲兵,一人则是做官吏打扮,走在中间。

  一个寻常的午后,这三位来访者,打破了竹里的宁静。

  “兄长。”

  阿平偷偷拽庄扬衣袖,他怯怯地躲在庄扬身后。

  “没事,你进屋去。”

  庄扬搁下扫帚、畚箕,整理衣袍,迎上前去。

  长兄不在家,也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庄家这院子数口人,都是老弱,十五岁的庄扬,需要打点一切。

  往年chūn时,鲜少见官吏前来收赋,唯有一年西南夷叛乱,临邛县令在chūn时收籍赋。今年如此反常,难道又有战事?

  对庄家而言,他们家jiāo得起籍赋,每年总是如数jiāo付,哪怕这些籍赋一年比一年多。

  庄扬在院中接见收赋的官吏,他礼貌待人,询问官吏为何chūn时便来收取。官吏见庄扬文雅谦和,告知今年不只在chūn时收取,且不论成年与否,男孩十三岁以上便需收取一百五十钱。

  “即未成年,尚且需要父母养育,如何还收取他们的籍赋?”

  庄扬听得惊愕,如此算来,他家就得多jiāo不少钱。

  “谁家都一样,我看你家也不是jiāo不起。”

  官吏说得冷漠,这一路收赋过来,多少人家哭泣、哀求,他见惯不惯,无动于衷。

  “昔年huáng盛管治益州,从幼子和老人身上收籍赋,多少人家付不出钱,流离失所,就是到今日,竹里许多农田仍是废弃。”

  庄扬家是付得起,然而这般下去不是办法,早晚又要发生动乱,民生本来就艰苦,还增加如此沉重的赋税。

  “你是位读书人,有些话说着可要当心。”

  官吏冷语,他目光在庄扬身上扫视。他是看庄扬人物不凡,才和他平和jiāo谈。当年的郡守huáng盛贪婪bàonüè,遭部下诛杀,这是人尽皆知的事qíng。

  “我知县令仁爱,必不会怪罪。我深怀担虑,百姓若是因此而荒废农耕,逃入深山,聚群为盗,又将不得安宁。”

  庄扬躬身行礼,他言语诚恳,发自肺腑。至于他夸县令仁爱,纯粹是客套话。

  “县令爱才,不知这位小郎可有意出仕?”

  官吏看着庄扬,越发赏识。临邛读书人少,人才稀罕。

  “多谢,我父亡母病,弟妹皆年幼,无法致仕。”

  庄扬深躬谢绝,他拿捏着一个度,不去冒犯,也不让对方为难。

  “罢了。”

  官吏知晓这家人富有,恐怕不在乎出仕的官俸,再看庄扬年少,还未成年,也还不合适出仕。

  “庄秉家,五口人,另有奴仆四人总计……”

  官吏报出钱数,在木板上涂上一行数字,并将庄家二字打了个圈。

  “好。”

  庄扬不再多语,回屋找母亲取钱。庄母怕官吏和兵甲,躲在屋中不敢出声,并把庄兰和阿平搂在身边。庄扬安抚母亲说:“阿母,不必怕,是来收赋。”

  庄母这才放开两个孩子,拿钥匙给庄扬,叮嘱:“扬儿,你不要和他们理论,早些送他们走。”庄扬点头应诺。

  取钱出去jiāo付,将官吏和士兵送走。庄扬没有急着进屋,他看到官兵指点对岸犬子家,果然朝木桥走去。

  犬子家能否缴得起三百钱?他家似乎有富户的亲戚。对贫困百姓而言,在chūn时庄稼尚未收获,便来收取籍赋,且连孩子也要收取,这是非常沉重的赋税。

  庄扬伫立在院中观看,官兵抵达时,犬子母子已从屋中出来,刘母和官吏jiāo谈,似乎在恳求,官吏显得不耐烦,士兵则推搡刘母。庄扬看到,快步走出院子,朝对岸赶去。庄扬还没靠近木桥,就见犬子突然bào起,挥舞着什么东西,做出驱赶的动作。那些士兵岂会怕他这么个孩子,毫不留qíng将犬子打翻在地,刘母伏在犬子身上哀求着。

  这番声响,早引得河对岸的人注意,庄家院子的仆人出来探看,庄兰追上庄扬,喊他兄长,庄扬没有留步。抬步要上前,又听得庄母焦虑唤他扬儿。庄扬驻足,回头对跟在身边的庄兰说:“你回去陪阿母,带阿母回屋,我去去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