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花时_作者:巫羽(49)

  庄兰过来时,犬子已经编好兔笼,正在给兔子挪窝。

  “阿弘兄,怎么有小兔子呢。”

  庄兰一来就看到两只小白兔,十分惊喜。

  “买的。”

  犬子提起兔耳朵,将毛茸茸的白兔从竹筐挪到兔笼。

  “我可以摸它吗?”

  “可以。”

  庄兰迅速摸了下白兔的背,软软的,小兔仔好小,只比庄兰巴掌大点。

  “阿弘兄,我去拔糙给小兔子吃。”

  庄兰兴致勃勃往糙丛里跑,便开始拔糙。她胡乱拔糙,很快拔来一捧野糙。犬子对野糙做了检查,都是兔子可以吃的糙。

  “你喂过兔子?”

  “嗯,以前家里有,不过是很大的兔子,有这么大。”

  毕竟生活在乡下,庄兰见过许多家禽家畜。

  庄兰将兔糙放笼子里,两只白兔见到糙显得很雀跃,不停进食,庄兰蹲在一旁看着。

  “阿弘兄,我以后每天都过来喂兔子可以吗?”

  “可以。”

  犬子想她还不是经常跑来看小猪,几乎每天都要往西岸跑。

  来西岸的不只是庄兰,这日午后,董夫子教完书离开张家,阿平和阿离立即奔往湖畔,两个孩子你追我赶。奔跑过木桥,来到西岸,远远喊着:“弘兄。”

  犬子有时在庄家院子教他们弓箭,有时则在西岸。

  西岸开阔,练弓箭时,犬子拿来一个陶瓶,摆放在地上,为了防止she入壶的箭跃出,犬子在壶中装沙土。阿平等人比赛,看谁she入瓶的箭最多,算谁赢。庄扬有次看到,笑说这是投壶,还问是谁想出来的。

  孩子们比赛弓箭,大人们则过来围观,十分热闹。

  三个孩子间,she术最好的属阿离,其次是庄兰,末名是阿平。

  他们站在十步外投壶,阿离十支箭能进五支,算是很好了。

  孩子们将陶瓶中各自的箭取走,在旁清点,阿离欢喜说:“我最多,你们在我后头。”庄兰说:“哼,你比不过阿弘兄。”

  “听说这个孩子百发百中。”

  “是啊,阿弘,快she个看看。”

  围观群众七嘴八舌。乡下没什么娱乐,来围观的多是庄张两家的仆人。

  犬子听着众人起哄,并不打算做表演,他不爱显摆。

  到众人散去,西岸只有他一人时,他才从陶瓶处测量,走出三十步,而后拉弓she箭,木箭一只只飞往陶瓶,箭无虚发。

  刘母叮嘱过犬子,不要在人前逞能。想来是觉得兵荒马乱的年代,若是she术好,只怕要遭qiáng征,给送到战场去。这样的担虑也不无道理。

  然而能耐这种事,很难掩藏,不久关于西岸刘家小子是位神弓手这事,竹里无人不知。出名后,也有好处,竹里那些熊孩子们,再不敢招惹犬子,尤其是阿提和阿季,从对岸走过,见到犬子都战战兢兢,深怕他突然寻仇,一箭she出,他们就命归huáng泉了。

  宁静祥和地日子,一日日过得很快。

  犬子每日gān农活,打猎、捕鱼,凭借技能,再没挨过饿。

  屋前晾晒的鱼gān,也越来越多。

  犬子摘下两串,装入竹篮,约莫二十尾鱼。刘母拿来一块旧布,将竹篮盖上,叮嘱犬子:“你别从村中路过,走旁边的小道。”

  刘母怕犬子这次去丰乡,遇着他舅母或者他表哥,会打起来。犬子背负弓箭外出,她不怕犬子被人欺负,反倒要怕他把人she伤。

  犬子应声好,提起竹篮,揣上一个豆饼便出发。他要去丰湖拜访王叔,来回得走一个多时辰。

  丰湖四周荒芜,除去王瘸子,没再住其他人,在丰乡聚落之外。

  少年犬子腿脚好,一路不停歇前往丰湖,远远看到丰湖杂糙丛中一栋木屋。犬子走至屋前,发现木屋门紧闭,他在门外喊:“王叔。”木屋内没有人回应。

  犬子推开木屋,里边果然空无一人,不过灶台上的锅还热着,掀开锅盖发现是热水,里边没煮任何东西。将竹篮放在屋内,犬子把房门再次关上。他到丰湖寻找王瘸子,往时他常在那边狩猎水禽。

  果然在湖畔见到一个瘦高的熟悉身影,犬子欢喜喊叫:“王叔!”

  王瘸子闻声回头,拄杖快步赶过来,激动叫着:“犬子吗?”

  犬子奔跑过去,停在王瘸子跟前,乐呵呵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