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花时_作者:巫羽(65)

  庄扬接下,他抬头,正好看到犬子站在门口。

  “阿弘,别站在门口,你进来。”

  犬子这才走进屋内,坐在庄扬身旁,他一向喜欢看庄扬书写,虽然他一个字也不认识。

  “弘兄,你要不要学写字?”

  阿平看得出犬子对书写感兴趣。

  “二郎,我能学会写字吗?”

  犬子问庄扬,他自然是想读书识字,但他从未学习过。他颇羡慕读书人,因为庄扬就很有学问。

  “能,便如小孩蒙学那般,从山水田日学起。”

  庄扬点头,他觉得犬子很聪明,必然能学会。

  “二郎,我想先学我的名字。”

  “可以,阿弘,我先教你执笔。”

  庄扬将毛笔执住,示范给犬子看,而后将毛笔递给犬子。犬子接过,五指茫然不知道要怎么捏握,庄扬挨靠过来,纠正他的动作。犬子闻到庄扬衣服上的清香,他收回心思,认真听从庄扬的教导。

  日子不觉中过去,犬子家的家畜长成繁衍。最早生产的是兔子,还未入秋,便生了一窝光秃秃的粉嫩色的小兔子。刘母将兔崽捧走,犬子用破衣絮给兔崽做窝,而后由刘母照顾兔崽。刘母每日将兔崽抱到母兔身边吃奶,吃饱了抱回,以免崽遭母兔不慎压死,甚至发生恐怖的母兔食子现象。自从生产,母兔的伙食很好,顿顿吃huáng豆,好产奶喂兔崽。

  到秋日,犬子家的羊生了两只羊崽,一头纯白一头纯黑,因配种的公羊黑色。白色母羊身边,跟着一黑一白的羔羊,实在很有趣,庄兰不时过来看看,喂小羊羔吃糙。庄兰甚至想跟犬子买一只白羔羊,阿平说她:“养两日,你必然懒得牵出去吃糙,这不是要把它饿死了。”庄兰这才打消念头。

  猪生了六只猪崽,因为是放养,犬子好些时日才发现。至于公猪的英姿则谁也不曾见过,也不知道是深林中哪头机智的野猪。竹里野猪十分罕见,必然是从深山老林里来的。

  母猪带着猪仔到处拱食,在屋后四处刨土,犬子深觉养不起。犬子卖给chūn爹一头猪仔,自家留下一头,其余的借chūn爹的辘车运往吴家店售卖。

  堪称一笔飞来横财。

  已是母亲的白白,趴在土坑中啃着植物根块,它身旁卧着一头小猪仔,慵懒拍着大耳朵,哼哼叫着,颇有白白当年的风采。

  深秋,年少的犬子,穿着庄扬的旧秋装,在屋前屋后忙碌。喂猪喂兔,种田锄糙、织网剖鱼。偶尔他停歇下来,会看向庄家院子,有时能看到庄扬的身影。

  每每天未亮,庄扬被jī啼声吵醒,他披衣出屋,站在木廊上,都能看到犬子在院中舞刀的身影。

  从秋落叶,到寒冬飘雪,再到开chūn后的鸟语花香。

  庄扬就这么站在木廊上看着,一看二载。看着犬子从一个单薄的孩子,长成一位健壮高大的少年郎。

  第二卷

  第30章 追捕

  午后的枣林, 树木的yīn影拉伸得很长, jiāo错在一起。

  枣林外三人三马,人马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像一头贴在地面的黑色猛shòu。

  三骑之后, 是七嘴八舌的村民, 他们围观在旁,并不敢进入枣林。

  “盗贼几个人?”

  老段皱皱眉头, 询问一位村老, 老人慢吞吞还没回答上来,四周的人们便都囔囔起来, 有说两个, 有说三个。

  “师父, 枣林进出一条路,另有一条山道崎岖难行,盗贼多半还在林里。”

  以往在丰乡居住,枣林是刘弘时常玩戏的地方, 他对这里熟悉。

  “那就好办, 齐季, 你随我过去,阿弘你留下。”

  老段和伙伴冲入枣林,身影很快消失于茂叶间。

  刘弘跃下马,扛着一柄长刀,扫视眼前这群拿扁担、锄头的村民,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他是犬子!”

  人群攒动, 接头jiāo耳,有问:是谁?有说:这不是董大的外甥吗?更有好事者大声喊:董粟,你快往前来,快看看这是不是犬子。董粟越被喊越往人堆里藏,他仍是肥壮笨拙的一个人,并且没有长个,像只矮肥的瓜。

  “拿武器的青壮出来。”

  刘弘对这帮乡民的指点不以为然,他开口,声音洪亮,人群顿时安静。

  “要劳烦你们在此围堵,我去帮游缴擒贼。”

  刘弘话语刚落,早有两三个青年站出,紧接着站出一排人。他们手上拿的,不过是锄头、镰刀,但总比那些拿水瓢、擀面棍的大妈大婶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