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季chūn山打算要做的一件事,却是需得村长帮忙才能办成,是以只得登门,却不想到了村长家,见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小李氏。
看到小李氏被吓得整个人都僵住,不知道怎么是好了,季chūn山只得开口,缓声道:“嫂子,我叔在家吗?”小李氏比季chūn山小一岁,但其夫冯广良却是比季chūn山大一岁,是以须得叫一声嫂子。
小李氏回过神来,看了眼季chūn山便避开了视线,双手不自觉在捂上肚子,呐呐道:“在,在的,在屋里。”
小李氏刚说完,便听得正房里有人喊道:“老二媳妇?叫你拿个针线,怎的这么慢?”
说着,便见一中年妇人掀了堂屋的门帘子走了出来,四十来岁,做乡下寻常妇人打扮,正是村长冯德礼的妻子李氏。她虽与小李氏同姓,但却并非同族,并无亲戚关系。
“婶儿。”季chūn山叫道。
李氏自然也是看到了季chūn山的,也不由微微变了脸色,怔愣了下后,不自在地笑了笑道:“是山子啊?你咋来了?”
季chūn山笑着回道:“我有件事想请冯叔帮忙,冯叔可在家吧。”
李氏道:“在家,在家,就在屋里头抽烟袋呢,你快进去吧,莫耽误了事。”
“哎。”季chūn山应了一声,便径直进了堂屋。
院子里,李氏等季chūn山进了屋,才走到小李氏身边,将地上的针线笸箩捡起来塞到小李氏手里,并压低声音道:“回你屋里去,我不叫你别出来。”说罢,转身进了厨房。
第10章 卖地
村长家的正房也是三间,但明显比季chūn山家宽敞豁亮的多,堂屋正对门的北墙上挂着一副松鹤延年中堂,其下贴墙放着一条杨木条案,案上左右是一对双耳梅花瓶,正中摆着一架木雕山水桌屏。案前则是一张八仙桌,桌上正中放着一套素白瓷的茶具,左右个两把太师椅,材质样式都很简单常见,但在这村里也算得上是独一份了,另有几条长凳摆在墙角处。
村长冯德礼正坐在左侧的椅子上,手持一杆一尺左右的竹杆铜锅烟袋,烟杆上还系着一个巴掌大的荷包,乃是装烟丝之用。
“冯叔。”季chūn山叫了一声。
“来了,坐吧。”见到季chūn山进来,冯德礼却不显的意外,用烟袋指了指右边的椅子,示意季chūn山坐过去。
季chūn山又非原身,自然不会做与长辈平起平坐这种没规矩的事,便搬了条长凳,坐在了冯德礼的下手。
这时,李氏提一壶热水进了来,笑呵呵道:“山子难得来,婶子给你沏壶好茶喝,这可是你叔藏了好久呢。”
季chūn山赶忙站起,拦着道:“婶儿,我不渴,不用麻烦了。”
冯德礼嘬了两口烟,说道:“沏便沏去,啰嗦什么,倒显得我多小气似的。”又对季chūn山道,“别管你婶子,坐着说话。”
李氏一扭身,便绕过了季chūn山,进了里屋取了一个木质的圆罐出来,从中捏出一撮茶叶,放进八仙桌上的茶壶里,然后又倒上热水,道:“一会山子就别走了,在家里吃。”说着又将沏好的茶水倒出了两杯,一杯放到冯德礼面前,一杯端着给季chūn山送了来。
季chūn山赶忙伸出双手接住,“谢谢婶子。”
李氏笑道:“跟婶子客气啥。你们爷俩说话吧,我去做饭了。”说罢就转身出去了。
“山子,可是遇着啥难处了?”冯德礼问道。虽然季chūn山给自家惹过不少麻烦,但看在季父季母的面子上,冯德礼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愿意照应一把的。
“叔,我打算把家里的两亩地卖了,想劳烦您帮我找个买主。”季chūn山道。
“卖地?”闻言,冯德礼顿时皱起了眉头。
这可是个大事。在古代,因为阶级制度的限制,土地对于农民极其重要,如同命根子一般,一般农家有了钱都是想着多置地,地越多,心里也就越踏实。科举和经商虽然也是两条出路,但前者出头极其不易,且花费巨大,不是一般农家支撑的起的,至于经商,却需更改户籍,受到颇多限制不说,还易受人轻视。
所以,一般农家皆已种地为生,不说大赚什么,只要勤快肯gān,不遇到天灾人祸,一年下来也能落下一些。至于卖地,那多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但就算如此,除非xing命悠关也不会全部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