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chūn山一愣,难不成这里也没有松花蛋他一下子做了五十个是准备年下做年礼的,要是这里的人都没吃过,他一送,估计人家都会以为自己送的是坏鸭蛋了。
季chūn山觉得自己似乎有些想当然了,虽然他知道前世的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盛朝这个朝代,但还是不自觉的把这个世界和前世的古代重合。
原身没读过史书,他自然也就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历史发展,但既然以后要在这个世界度过余生了,他觉得他还是要找机会多了解了解,除了历史还有律法,律法甚至比历史还要重要。
历史可以让自己了解这个世界,而律法却是他这个身处封建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保护自己的唯一武器了,虽然大多数时候它未必有金钱、权势更好用。
见季chūn山被自己一句又问得出了神,叶清岚颇感无奈的摇了摇头,提笔在木牌上写下了松花蛋三字。
好在季chūn山很快就从自己的思绪中抽离,抱歉地笑笑,道:“松花蛋是用鸭蛋做的一种吃食,味道有些怪,一般做粥或凉拌,喜欢的会老想吃,不喜欢的却一口也吃不了。不过因为制作方法,偶尔吃些无妨,却不能总吃,容易累积一些对身体不好的东西。”
季chūn山说完,叶清岚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什么。对于季chūn山从哪里得知了这么多新鲜吃食的方子,他不是不疑惑,可他却有种直觉,就算他问出来了,季chūn山也不会和他说实话,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多此一举。
一个不问,一个不说,一时间二人之间倒是保持了一种难得的默契。
之后叶清岚又依次在剩下的几个木牌上写下了‘大酱’、‘甜酱’、‘腐rǔ’、‘葡萄酒’、‘辣白菜’、‘腌菜’、‘泡菜’、“八宝”,写完了,他也就知道了季chūn山买那些坛子都是做什么的了,虽然有几个他依旧不知道是什么,但这次他没有再问出来。
写好了木牌,季chūn山却没有离开,而是坐了下来,想为一件事和叶清岚商量商量,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山里那片野柿子林能产不下万斤柿子,我每天进山两趟,最多也就能收三百斤左右,就算每天都去,也要花上一个月的功夫,到那时,那些柿子早就软乎不能做柿饼了。所以我想从村里雇个人来帮忙摘柿子,村里我多年不来往了,也不太熟悉,所以想问问你的意见,看看找哪家人合适。”季chūn山道。
叶青岚沉思了一下,却道:“制柿饼的方法很简单,若雇人收柿子,必定要常出入家里,到时说不定就会被人学了去,又知道柿子林的所在,只怕会……”
季chūn山明白叶清岚是怕别人知道了会抢了自己的赚钱法子,他原来也这么想过,可后来他想通了。且不说山中的那片野柿子林本就是无主之物,而非自己私有,又已生长了百年之久,他觉得村里不会没有人知道,不过是因为山路难行,且离着村子有些距离,而柿子又是这里很普通常见的水果,既常见那便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他就曾在集市上看到有人卖,一文钱便可买上四五斤,待再过些时日,柿子熟透了,到时一文十斤都买得到。若非发现了那片柿子林,他原本就是打算花钱收柿子的,不然也不会那么着急的请村长帮忙卖地。
再说制柿饼,光前期晾晒就得花上大半个月的功夫,等到第一批柿饼入缸出霜的时候,山里的柿子估计已经都收完了,若是雇上两三个人,到时会收的更快,顶多知道制柿饼要削皮晾晒,别的关键的步骤却是不会明白的。
季chūn山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叶清岚,叶清岚听后也觉得很有道理,想了想,便给季chūn山推荐了村里的一户人家。
“村南头的赵家,你还记得吗”叶清岚道。
季chūn山翻了翻原身的记忆,发现还真有点印象,不过都是五年多前,季宁煦刚出生的时候了。
因为双儿不产奶,所以平民百姓家双儿生的孩子一般都是吃rǔ粉,而季宁煦早产体弱,肠胃又不好,竟是吃不进rǔ粉,正好当时村里赵家的长媳文氏产下了一对龙凤胎,还在哺rǔ期,季父季母为了孙儿,便提着厚礼上门请求文氏每日帮忙喂养季宁煦一顿。
文氏刚做母亲,最是母爱泛滥的时候,见刚出生的季宁煦瘦瘦小小像个猫崽儿似的,心疼的不行,立刻就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