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建议,北冥轩也觉得有必要提出。
花翎本来就觉得众人的建议是正确的,再加上北冥轩亦这样认为,便找木藜谈了。
因为此次是花益弘的大寿,花翎不想这件事还要父亲cao心,所以谈判的事就由他揽上了。
幸好木府看来此次的确纯粹是为了比武,当下木藜就答应赵青河的安全问题归他们管,不过口头说不算,於是两人便签署了协议,那赵青河看来也算讲理的人,不但没因这个协议生气,也觉得有必要,於是亦按了手印,以证明自己是以纯粹武林人身份与会,不是用郡王世子身份与会的。
众人看了协议,这才放下心来。
於是花府便将这个协议全武林公开了──此举是怕将来要出了事,木府及朝廷不认账,还要找他们的麻烦。而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他们总抵赖不掉。
却说赵青河毕竟是皇家子弟,所以就算习武,他也不想挑太过糙莽的,於是便在天下功夫较高的人中筛选了一番,最後选中了青州木府──既在本地,不需要他远离家乡就能习武(太远离家乡,容易让他在王府的权力旁落);又是世家,有一定的气派,不致於衣食住行的品质大幅度下降──习武以及闯江湖,吃苦是必须的,他也能挺得下来,但也不必无端恶化外部环境嘛,只要武功能练得好,对自己好一点又有何妨,这是赵青河的想法──所以这才选择了木府。
赵青河的资质还是不错的,再加上有背景,木府便收下了他,果然两家合作是锦上添花,赵青河因为资质好,再加上也还算认真学习,所以功夫竟练的与木藜不相上下,算得上学艺有成,而因跟木藜感qíng不错,木府得他依傍,在青州势力也与日俱增,当然,赵青河依傍木府的势力,也让青州王变得更名副其实,所以两家算得上双赢。──当然这些都是在暗地里进行的,外界并不知道。
这次木藜过来,赵青河说想见识见识,便一同来了。──他是想看看江湖的发展,顺便了解一下北冥轩这个人。
近来武林平和,势力越来越大,多归功於北冥轩,对於这样一个人,不能不了解。要是野心不大还无所谓,万一有什麽野心,朝廷可不能留这样既身负绝顶武功又懂谋略的人。──事实上,恐怕就算野心不大朝廷也想除掉这个不定因子吧,不过那得看他们有没有那个能力除得掉罢了。
美人与野shòu29
第二十九章
却说朝廷对江湖的发展,向来是有些敏感的,这大约也是太平皇室向来文武双修的原因,大概是想借由习武来了解武人的心态。
他们不怕逞勇好斗的江湖莽夫,最怕既有武功又有谋略的江湖枭雄,一旦这样的人在江湖上拥有一呼百应的能力,那对朝廷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所以他们喜欢看江湖人斗来斗去,最好每个人都有一笔需要报的血海深仇,那样他们随便挑拨一番,甚至不需要挑拨,就能看江湖势力支离破碎,可以说,每次大型的江湖乱斗,其背後都有若隐若现的朝廷势力参与,只是他们隐藏得太深,江湖人没发现而已;而像眼下这样和平的局面、众门派都在大力发展势力的局面,江湖人喜欢,朝廷就不见得喜欢了,不但不喜欢,还越来越担心。
所以事实上,当年赵青河拜入木府习武,并不是简单的皇室爱武的原因,而是圣眷正隆的青州郡王,也就是赵青河的父亲,秘密接受的一项任务。看好赵青河武学资质不错,对武学也喜爱,就趁此让赵青河打入江湖人内部,既能学到一身好本领,还能观察江湖qíng况。
果然这个计划还不错,现在看江湖的发展,赵青河没白拜入江湖习武,於是在江湖势力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赵青河便从木府借这个机会走进了江湖。
其实赵青河从木府出师有段时间了,之所以一直没在江湖上行走,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时间──江湖上一直没什麽大的事qíng发生,或者发生了一点事,但北冥轩没参与所以他不必过去察看等。
此次花益弘大寿,虽然不算大事件,但加上木府与花府──当然现在扩大到整个武林──的挑战赛,就算不小的事了,更何况这花府与武林盟主北冥轩来往甚密,北冥轩此时正在花府,自然正是他出江湖的好时机。
对於北冥轩这个人,外界了解得并不多,唯一算得上了解的,就是他从木藜那儿得来的qíng报──这qíng报算是相当准,因为几年前北冥轩接手武林盟时,曾与木父木阳平jiāo过手,所以对北冥轩的武功还是有点了解的。据木藜所言,北冥轩的武功绝对不是他所能匹敌的,而木藜的武功,在江湖上足可列前二十,在年轻一辈中绝对是前五,这样的功夫,还能对北冥轩下这样的评语,足可见北冥轩武功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