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卿,坐。”正堂那位终于开了口。
楚瑜这才抬起头来,正对上燕承启似笑非笑的目光。
一年前,楚瑜与秦峥和离,重归国公府,承袭祖上爵位,其女改姓归宗。彼时楚瑜病体沉疴,几乎是全凭珍贵药材吊着一口气,故而上书陈qíng辞去官职,在京外庄子里养病。后来,七皇子燕滕青举兵bī宫造反,楚瑜倾尽楚家全部私兵与兄长楚茗里应外合,于千钧一发之际硬生生粉碎了燕滕青诡计,撑到了太子回京。
那一夜的大火烧红了上京的天,黎明之际,王朝终改天换日。
天下缟素,后新帝登基。登基那晚,楚瑜代兄长披霞帔坐鸾翥大殿,一语道明兄长离别意。离婚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他比较有经验。
本以为此事之后,官途断绝,熟料一道圣旨砸到了楚瑜手上,原本想在庄子里提前安稳养老的楚瑜被调到户部,任职尚书。
隔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隔着高高的白玉阶,楚瑜竟是也能瞧见燕承启十二旒冠冕下一双似笑非笑的眸子。
楚瑜知道,燕承启八成是跟他杠上了。
果不其然自那后,甭管大摊子小摊子新摊子烂摊子,都少不了楚瑜一份。楚瑜无奈,除却殚jīng竭虑,也没了别的念头。一来家训如此,楚家从不避世,国有难,以命抵,国太平,以身抵。二来兄长带着皇帝的嫡长子在外头,若楚家无人在朝堂站得住脚,谁知将来命运几何?
故而今日的楚瑜早已不是从前那个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总管大臣,而是户部尚书,是燕承启的孤臣、直臣。
“谢陛下。”楚瑜起身落座,这才仔细看了眼御书房的人,待瞧见兵部侍郎韩盛,工部尚书傅修,还有郑阁老,刘阁老时,心底已是清楚几分了。
燕承启指尖轻叩桌案,将一摞奏折推到楚瑜面前,道:“楚卿不妨先看看。”
楚瑜颔首接过,大致翻看一遍,面上表qíng从始至终未变。末了,才轻轻叹息,回道:“陛下,臣已看完。”
燕承启点头,道:“诸卿以为如何?”
一石激起千层làng,原本安静下来的几位大人又开启了阀门般滔滔不绝,一会儿就开始了chuī胡瞪眼,争相跟燕承启卖惨。
简而言之一句话,北边旱南边涝,西边挖渠东边打仗。
要钱!
钱从哪里出?自然是户部,想从户部掏钱,光皇帝张口不行,还得楚瑜松口。
只听见茶盖叮的一声,不轻不重刚好打断众人的争执,燕承启好整以暇地看着楚瑜,道:“楚卿以为如何?”
面对这种明晃晃甩锅的行为楚瑜早习以为常,目光扫过一个个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尚书大人们,不急不缓道:“旱涝天灾毁收成损社稷苦百姓,收容流民、开仓放粮、拨款赈灾、刻不容缓。”
两位阁老闻言放下心来。
楚瑜又道:“边境倭寇频频来犯,扰我临界水民百姓,蔑我国威,故为保一方百姓之安,军饷当拨。”
兵部尚书止了声,松了口气。
楚瑜再道:“兴修水利,利民利国,此举当有。”
工部尚书也放下心来。
众人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一时间再也没有了菜市场一样的氛围。
燕承启轻轻挑眉,虽心里颇为诧异,但到底是好事,面色渐而缓和,拍板道:“既然楚卿这般说,那就……”
“陛下,户部没钱。”楚瑜凉凉cha了一句。
……
……
……
郑阁老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听力出了问题。众人皆是一脸懵bī地看着楚瑜。
楚瑜垂眸,无奈一笑:“户部,没钱。”
从古至今户部尚书这位子都不是那么好坐的,成天被人追在屁股后面要钱,稍微弱势一些就是各方施压,恨不得榨gān为止。天子张口要钱,户部拿不出的时候,哪位不是想方设法婉转个九转十八弯来表述国库不足。纵观历任户部尚书,谁不是必修一门功课——哭穷。
如今看来,楚尚书的这门功课,八成不及格。
胆敢当着天子的面,甩出没钱俩字的只有眼前这位,燕承启的脸色以ròu眼可见的速度沉了下去。
楚瑜眼瞅着这位快发火前,才开口道:“先有为先皇修皇陵置办前后事宜,后有陛下登基册封等大典,时年又为蝗灾拨款数次,眼前各部皆要拨款,便是国库充盈时期,也没办法面面俱到,何况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