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qíng况啊?怎么搞得这么隆重?”霍红霞有点摸不到头脑,她在微信群里发着消息说,“气象站的那几个专家还跑到咱们这边定了几个长期房间,天天定外卖送过去给他们吃。”
田桂英说:“我觉得事qíng好像没那么简单。真要是为了研究云海,去桃源村那边住宿不就行了。怎么住在咱们这边?”
huáng哲开玩笑说:“公家付款,当然是挑条件最好的住宿呗。”
田桂英说:“算了吧。桃源村那边的住房也是归在村委的民宿部管理,gān净卫生整洁,除了装修装潢,并不差好吗。”
huáng哲回道:“那大概是为了红霞的手艺,反正住房价格差不多的话,我还是愿意选择饭食好吃点的店面。”
“我觉得不是这种原因……”田桂英语气里都透出了被huáng哲弄出来的没脾气,“就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什么意思?”胡晓雯窥屏半天,终于冒泡。
“这么晚了,孕妇还没睡觉?”霍红霞cha话。
“已经躺下了。”胡晓雯说。
田桂英说:“我今天,在山上看见气象组的专家了。”
这一句话,把陈子嘉都给炸了出来:“哪?仙桃林吗?”
田桂英如今在金雨楼上班,她在那边的山上看见气象专家,铁定就是在三道弯了。这下想不让人有所联想都难。
“于是,这是在说这事跟桃花仙有关吗?”过了半晌之后,霍红霞冒出来一句。
“不会吧——”huáng哲慢慢地拖出一个长音,“他们可是科学家啊!”言下之意,很不敢置信这些正经科学家也会封建迷信。
“别胡说。”胡晓雯发信息说,“说不定只是来这边测量数值的。一到秋冬季节,三道弯这边的桃林总是起雾。”
这三年来,每年入秋就会起浓雾。他们也不是不知道。
“可是,这是打从桃林被晓雯承包了之后就开始起浓雾的吧?”霍红霞来了这么一句。
胡晓雯也没法说了。她就光心虚了,撇清的话说出去,怎么说都不自然,还不如不说。
“他们应该有什么个别的原因吧。”最后huáng哲做了总结,结束了这天的夜谈。
听田桂英提起有气象专家跑到三道弯这边来,胡晓雯第二天特意去桃园转了一圈。
不过大概是她运气不好,并没有看见气象专家。她想了想,就去了旧工房那边。
现在这边已经完全成了袁高的个人领域,几个房间全都被他的东西占据。两个较大的房间一个放着实验器材,一个房间则是化验室。
两个小房间一个是休息室,另外一个则堆满了文件。
“云市的气象专家?”袁高从显微镜上抬起脸看胡晓雯,“昨天我倒是看见了,他们有来这边找我。”
“哦?”胡晓雯意外,随后jīng神一震,“找你有什么事?”
袁高没有丝毫隐瞒:“他们是来找我借数据看。”他昨天给那帮专家看完的资料还没有来得及放回那边的文件室,就抬手指了一下角落的桌子:“喏,就是那些。我比他们早来一年多,那个时候做过土壤和空气的数据监测,他们是来抄数字的。”
胡晓雯怔了怔。
袁高还说:“我看其中也就湿度和温度,以及风向这些数据他们气象学用得上。”
胡晓雯缓缓坐到实验桌边上的圆凳上:“看来他们不光是研究研究糙原云海,连三道弯这边也涵盖在内了。”
袁高理所当然地说:“这是当然。要我也肯定不会放过三道弯这边的数据,对气候变迁研究太重要了。”他走过去把文件拿过来打开,翻着页面给胡晓雯看:“你看呐。这些数据变化多么有特xing。数字一年一个样,逐年增加。”
胡晓雯瞪着眼看那一堆天文一样的数字。她完全没想到袁高这个果木专家,竟然会这么仔细认真的记录这些他并不太用得着的数据。
袁高甚至还感同身受的说:“难得遇见这么一个值得研究的科研项目,只可惜我是植物学家,要不然就不会任凭这些数据白白搁置了一年多。”
“……”胡晓雯无语,默默地翻了一个白眼。
幸亏袁高是个植物学家,再早点范围没有这么大,胡晓雯一准要露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