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_作者:筱叶(273)

2017-07-22 筱叶 hp同人

  沈尧臣向周正钧抱拳相请道:“请周大人为皇上解惑!”

  周正钧遂将前后故事一一说明,司马逸听罢面色略有松缓。

  原来刘典斋六岁时,刘家遭遇灭门惨案,几十口人一夕身亡,只余被母亲藏于灶间的刘典斋逃得xing命,在尸体血腥中躲了三天,才敢爬出庄子逃命,又渴又饿地昏倒在路边,被路过的王老太爷所救。王老太爷原本有意带他回家,问明缘由后担心将祸事也带回家,便特意绕道青州,将刘典斋托于隐居于山间的故jiāo。

  这故jiāo孑然一身,平生只得王老太爷一个朋友,见刘典斋稳重厚道,且根骨颇佳,便将他收作义子教授武艺,直至他寻到仇家报得血仇后,为避官府追捕而投入定东军,在军中杀敌立功,一步步从兵卒走到定东将军的地位。

  刘典斋成家后要将义父接入京城奉养,义父不肯,也不要他派来侍奉的仆人,他便将探家的时间分作了两半,陪过义父再进家门,直到义父去世。

  至于王家,仪妃生子后王礼学就开始了有意识的势力培植,但并不看好时为定东军校尉的刘典斋,刘家人也对那段往事不以为然,甚至对刘典斋年年为老太爷生日送来的礼物极为怠慢。等到刘旭从武举出身,入兵部任职时,王礼学更是将王豫章与定北军捧到了独大的地位,对已是定东军副将的刘典斋依然不放在眼中,刘旭也在阿谀巴结成风的兵部老老实实低头做事,从无刻意接近之举,也就无人知道刘家与王家的那段渊源,直至此次刘典斋通敌事发,刘旭受牵连被捕下狱,才使这段关系公之于众。

  孟尧頫气恨刘典斋的作为,对刘旭却始终觉得惋惜。刘旭自做司库知事时起就是孟尧頫的直接下属,孟尧頫对他的一言一行自比旁人看得更清,而他现在从五品司库郎中的官职也是他自己做事认真负责的结果。孟尧頫并不想在这时候失去这个得力的助手。

  于是他一再向尚未表态的靳白使眼色,靳白便也顺应地站了出来,看着表qíng非常不满的司马逸和解地劝说道:“当前定北军与定南军形势危急,刘典斋的通敌实如背后cha刀,确实可恶可恨!但他知恩图报,却是心有善焉,诛九族之事确实有待仔细考量。臣以为先将刘家诸人拘押于大理寺,暂缓处置方为上策。”

  周正钧听罢又要反驳,被周懋伸手扯了一把,气鼓鼓地闭上了嘴。司马逸顺阶而下地为此事下了定论:“刘典斋其罪难恕,刘旭与刘昀其状可悯。就按靳白所言,暂且拘押罢!”

  众人离去后,靳白跟着司马逸进了御书房,司马逸负手看向窗外,心qíng复杂地叹道:“想不到,孤为李章而做的事,如今却被刘典斋砸了脚。而他,他却是连知道都不愿知道吧!”

  “皇上后悔了?”

  司马逸默然,好一会才苦笑摇头道:“悔了又能如何?孤也留不住他。如今孤真是后悔当初的食言,若非如此,也不会一错再错,全无回圜之地!”

  靳白黯然,对此已是劝无可劝,待司马逸在龙案后落座,才将话说了出来:“刘典斋之事办得迅疾,消息一时还传不到幽州。但刘曦在定北军中,却要早作打算才好。”

  司马逸沉下了脸:“怎么?他还敢反了不成?!”

  靳白坦然相对道:“若皇上真要诛刘家九族,他不反也是一死。倘若成轩再以此事做做文章,皇上以为苏将军还容得下他么?”

  提起苏青阳,司马逸沉默了起来,良久,才无奈叹息道:“孤知道苏青阳忠义,却也被成轩吃透了心思。如今又被bī入平山,孤实在,担心定北军的前程啊!”

  靳白闻言也是一脸忧患:“我们都太小看容燮了!李章若是再无法脱困,非但定北军有难,定南军也难免被围而聚歼。”

  司马逸烦躁地扣着桌面:“周懋那里还能筹措多少粮糙?”

  靳白摇头道:“周大人早已尽力。去岁旱qíng颇重,前两次的筹措已搜空附近州郡的储备,再要调拨,就得从南方诸州入手了,这一路上的耽搁,就不是一日两日的问题了!”

  司马逸紧紧皱起了眉,不甘心地瞪着靳白:“那我们就看着李章困死前方么?!”

  靳白深深躬下身去:“臣请借刘昀一用!”

  时已深秋,临时驻扎在五家坡的定南军营帐里,李章在灯下盯着地图苦思冥想。

  平度的亲卫平安乐端着晚饭进来,见李章仍是平度离开前的样子,不觉撇了下嘴,将碗重重地直接放在地图上,没好气地说:“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