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和豆腐脑_作者:利是糖(17)

2017-07-23 利是糖 hp同人

  次日,沈慕渊携了几斤好茶,一盆珍稀墨兰,去长巷口拜访自己的启蒙老师。王先生见了沈慕渊十分高兴,遣了弟子去切了两斤猪头ròu,两斤牛ròu,还有杂七杂八的油炸花生、盐水毛豆等一些下酒菜。

  两人见面不免总要唠叨些常话,沈慕渊五岁入学,八岁便通六经大义,十五岁考中秀才。如此天赋,科考之路原该开阔平坦,只是待他再长几岁后却失了做学问的兴致和耐xing。任凭旁人如何劝慰都不为所动,反是他慷慨陈词,由qíng入理,倒让来劝慰的人都信了他的淡泊名利之心,只盼做只闲云野鹤之愿。

  这酒吃到一更,沈慕渊才摇摇晃晃地归家。

  几日后,沈慕渊正在铺子里打点货物,顾白竟匆忙地跑了进来。一双眼欢脱地张望,四处寻找沈慕渊的身影。

  “慕渊哥!”

  沈慕渊抬眼,吃了一惊。放下布匹,笑道,“你怎么来了。”

  接了伙计端来的凉茶递给顾白,看他咕咚咕咚地灌下。

  “慢点喝,瞧你这满头大汗的,怕是跑了不少铺子罢?”

  顾白放下茶碗,抬袖擦了擦额头,笑意吟吟道,“慕渊哥,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沈慕渊携他到里屋坐下歇息,“什么好消息。”

  “先生说,让我做他的助学。”随又有些腼腆地低下头,“但我才疏学浅,想来也监督不了旁人分毫。先生说,每日去和他做一时辰的学问先。”

  “王先生若肯单独教你,那确是很好的机会,你一定很高兴罢。”

  “自然是高兴的。”目光灼灼,“慕渊哥,还要谢谢你。”

  沈慕渊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先生看你聪慧,一定也十分欢喜。”

  傍晚关了铺子,两人一同在顾白家里吃了晚饭。

  因顾白许久不再摆摊卖豆腐脑了,沈慕渊今日吃了多日不吃的豆腐脑,甚觉开怀。亲亲热热又讲了会儿话,沈慕渊才慢悠悠地打道回府。

  chūn去秋来,沈家的丝绸生意越做越大。如今,沈家老爷年事渐高,更多的时间便喜欢花在含饴弄孙上,铺子里的事全由两个儿子尽心。不得不说,沈大公子确是遗传了家里的经商头脑,不说杭州,如今便是其他省城的沈记丝绸庄都经营地蒸蒸日上。

  父亲放了手,沈慕渊自也不能让大哥一人辛苦经营,于是花在铺子里的时间便逐渐多了起来。只是让他微感不满的是,他忙,但是顾白却比他更忙。每日上午必然都泡在学堂里,下午不是和同窗跑去骑马she箭便是和王钊他们蹴鞠,听说最近还迷上了角抵。

  沈慕渊对这些出力出汗的娱乐向来是不擅长的。只是即使到了晚上,顾白也不见得有空,如今他的字早已不如之前那般稚气生硬了,相反,笔锋清新飘逸、苍劲有力,与沈慕渊的字相似八-九分,一般人还真的分不出是谁写的。同汪掌柜那里做的买卖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如今抄抄书籍,算是能赚到足够花销的银钱了。

  寒来暑往,又是两年过去。chūn节刚过,杭州城便出了件不大的大事。县令林老爷家的三公子,年岁不小,却终日没个正经,不娶妻不纳妾,偏偏喜欢流连烟花之地,专宠小倌相公。终是在除夕夜前一日,被林老爷从醉香楼拖出去打了个半死。几个哥哥有心护着却也不敢明目张胆忤逆老爹。

  林叔浩鼻青脸肿地在chuáng上躺了大半个月,浑身大大小小的伤才慢慢好利索。只是这件事qíng,在杭城大街小巷被老百姓当茶余饭后的谈资津津乐道了好几个月。沈慕渊带着顾白一同去看过林叔浩一回,看他嘴巴利索,jīng神挺好,也就放下心来。

  转眼临近五月初五。这日,沈慕渊休憩在家,正在侍弄院子里的花花糙糙。林叔浩大步流星地进了内院,一派兴高采烈的模样。

  “来蹭饭?”沈慕渊瞄了他一眼,并不停下正剪huáng叶的手。

  林叔浩笑得眉飞色舞,“不蹭饭。阿清,晚上同我去个好地方。”

  沈慕渊见他的形容就感觉没什么好事,并不搭话。

  林叔浩凑上前去搭了他的肩膀,放低声音,“阿清我和你说,醉香楼今晚有个小倌开-苞。那身段,那容貌,我一见就有些难忘。”

  沈慕渊放下剪子进屋喝茶,“你是打算今夜去一掷千金竞竞价?可别忘了才被你老爹打得下不了chuáng,怎得就不知道吃一堑长一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