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以之亲近皇上?”
尉迟长孙反问道:“你呢?知玄大师你不也有吗?为什么你又不以之去亲近皇上?反倒见责于我?”
“哦,原来无明大师和老衲一样,都不愿如此下作。那就无法可想了么?”
“只有靠三教讲论了。”
“可是,如若皇上只将三教讲论作一摆设,感qíng上已经先入为主了呢?”
尉迟长孙沉默了。
知玄大师如此问过之后,他自己也沉默了。
郭子岳cha不上话,也沉默了。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启禀教主,两街功德使杨大人求见。”
尉迟长孙一听,忙道:“快请!”说着,站了起来,亲自迎了出去。
两街功德使即左右街功德使。宪宗元和二年始设此官,专管僧尼宗教事务,为中央属官,一般由贵族当任。两街功德使杨钦义为仕途出身。但却崇信佛教。
第十九章 车帘后藏着深qíng美目(…
少时,尉迟长孙迎进了两街功德使杨钦义,尉迟长孙向郭子岳引见道:“这位是郭子岳郭少侠。知玄大师你是认识的了。”
杨钦义淡淡说了声久仰之类的话,便切入正题说:“无明大师,请暂退左右,本官有话要说。”
尉迟长孙连忙说:“室中没有外人,只有知玄大师和郭少侠,都是自己人,大人请尽管明言。”
杨钦义道:“事qíng紧急,本官也只能停留片刻。无明大师,皇上要罢废僧尼了。”
三人一听,齐皆大吃一惊,尉迟长孙与知玄失声道:“有这等事?”
杨钦义道:“去年太和九年四月,李训还在朝中任宰相,便奏请罢除宫中长生殿内道场,沙弥僧尼。皇上便同意了。但当夜忽起大风,chuī坏了含元殿,拔倒殿前三株大树。皇上以为不吉,方才将淘汰僧尼之事作罢。去年七月,李训又奏请令天下僧尼考佛经学业,不学无术者勒令还俗,皇上准奏,正在张罗此事,甘露之变发生了,此事方又作罢。三教讲论,存优废劣,也因皇上受了惊吓而作罢。无明、知玄二师且想,天下僧尼多达四十万,还有佛寺的种种杂役人等,总计在五十万以上,均不服徭役,不纳税赋,广占田产,饱食终日,皇上怎不引为心腹之患?本官刚才听说,皇上问近臣令狐楚与李石:‘天下是否有无补于教化而糜废财物的事qíng存在?’两位大人回答:‘佛教缁徒日益增多,他们就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蠢物。’皇上一听,顿时正中下怀,立即令李大人拟诏,因皇上倦困,令李大人拟诏后再送呈审视。
无明、知玄二大师,事已说完,本官要告退了。”
尉迟长孙道:“功德使大人传讯之恩,异日再报。老衲送大人一程。”
“留步。本官一人出去方便些。务请留步。”
杨钦义一人匆匆走了。
杨钦义一走,尉迟长孙立即唤道:“来人。”
一个亲信立即重新出现在门边。
“立即请左右二天王进来。”
片刻间,左右二天王来到了大雁塔底层至尊敬总堂口。
尉迟长孙低声吩咐:“请问二位护法,道教有哪些高人此时正在长安?”
左天王道:“邓元超住在道录司衙门中。”
右天王说:“老文安公主住在骊山老田殿。”
“她在那里gān什么?”
“不知道。”
“轩辕集在长安吗?”
“不在。”
“那么,请右天王亲领五名罗汉前去骊山悄悄监视她的动静。只要她今夜不进长安,你们明早就撤回来,不必与她硬碰。”
“遵令。”
“请左天王带五名罗汉于huáng昏时分监视道录司衙门,有人入宫,设法将他绊住,不必杀人。”
“遵令。”
两天王领令走后,尉迟长孙道:“知玄大师,请你陪郭少侠在寺中喝几杯素酒,老衲要进宫去看看,完事之后,再来陪二位小饮。”
知玄沉默半晌问:“用老办法?”
“是。”尉迟长孙轻声答。
“不治本?”
“要治本?我佛门四十万僧尼给皇帝抬轿子,做上马石,为他纳粮打回纥。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