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十月二十一的衡山之会,却是赵归真的调虎离山之计。
赵归真此时正坐在华山西峰的摘星石上,准备采取一个大行动的第一步。这是十二个道教高人多次密会议定的。作为遮掩,由刘玄靖在衡山召集近两千名道士作圣道教的成立之举,尉迟长孙纵然怀疑这是诡计,只怕也不敢不防。而他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湖南方向,又自以为慈恩寺中做了妥当安排,赵归真无机可乘。
谁知赵归真却根本不从bào力角度着眼。他将眼睛死死盯住皇帝。皇权是进行社会统治的正统,教权是辅助手段。在教权帮着皇家进行社会统治时,自然也对社会财富的分配伸一双筷子,夹几块肥ròu。可道教明白,他们永远不能取代正统,因为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基础的皇权,不是道教的文化所能匹敌的。
所以赵归真要依附皇权,利用皇权,去击败尉迟长孙的至尊教以至佛教。
这一天——他所等待的这一天到来了。长安城中这一天正逢文宗皇帝听大朝。
皇帝上朝听政,分大朝,日朝,常朝三种规模。大朝在含元殿举行,日朝在宣政殿,常朝在紫宸殿。
第二十一章 托梦
这天是大朝,百官在含元殿外等候站班,皇帝从寝宫出发时,这边的文武百官便在宰相的带领下列队入朝。
这时候,东边的天际刚现鱼肚之色。
这时候,赵归真从华山西峰的摘星石上站起身子,轻轻一晃,已经坐在了站在他身边的仙鹤背上。
赵归真激动地说:“飞吧,我的仙鹤!飞到长安去,让大唐皇帝开开眼界!”说完,他轻轻chuī了一声唿哨,仙鹤便展翅飞起,离开了华山西峰摘星石,展翅向西方的大唐都城长安飞翔而去。
鱼肚色的天际,在仙鹤身后越来越亮。天空一片晴朗。飘云悠悠,慢慢移动。仙鹤追云赶雾,直向长安飞去。
赵归真坐在仙鹤背上,发动轻功,体重由百七十斤减至一二十斤。仙鹤当然感受不到过重的压力,何况从赵归真的身周,有一团似有似无的真力溢出体外,托在仙鹤体下。这仙鹤站直挺颈高达六尺,展翅也几达六尺,飞行能力极qiáng且快,自然不会不堪负重。
从华山到长安,直线距离大约二百里左右,仙鹤大约要飞行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两个小时。仙鹤从东方天际现出鱼肚白开始起飞,飞到长安含元殿上空,大约正是皇帝升朝,百官在奏本议事的时刻。
赵归真掐算准了这时候飞进皇宫,要以仙人的架势吓唬庸俗之流,来个先声夺人。
长安城宫城含元殿中,文宗坐朝,百官喝礼已毕。
文宗说:“朕昨晚做了一梦,梦见朕那死去多年的皇兄走近朕的chuáng前,对朕说,他今日有一故人,要来宫中为他的亡灵做斋醮,要朕好好照看他的旧友。各位爱卿,朕得此梦,是主何兆?
谁来为朕解上一解?”
众大臣沉默良久,面面相视,谁也不知道怎么解答。敬宗皇帝死了十二三年了,如今托梦给他的弟弟文宗皇帝,要文宗照顾他的旧人,实在是谁也不知该怎么解。
良久,一大臣道:“启奏陛下,不知先皇托梦之时,说没说这故人是谁?”
“没有。”
另一位大臣奏道:“不知先帝在日,有哪些故人?”
另一位大臣又奏道:“更不知先帝在日所用之人,哪些可以列入先帝的故人之列?”
于是,众大臣左一句右一句,有的说某文官如今不在朝中,当属故人之列;有的说某武将今在何处,当属故人之列;又有的说是某玩伴,有的说某和尚,有的说某道士,有的甚至说某个女子,当年蒙先皇幸事,今在何处。正在议论纷纷,各抒已见时,只听得天上传来一声鹤鸣,殿外传来了一阵喧哗。
那鹤鸣声好响亮,竟比那些喧哗声还响亮,犹如就在含元殿上鸣叫一般清晰、悦耳,动人。
含元殿上,君臣一朝,齐皆震惊不已,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有人在殿外大声喊:“启奏万岁,天上有一只仙鹤,仙鹤背上坐着一个神仙,在含元殿上空盘旋不已。”
群臣一听,顿时哗然。只是皇帝在上没有动作,谁也不敢妄动。
仇士良抬手挥动,大声喊:“肃静肃静。启奏陛下,是不是差人出去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