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骑马赶路,继续向西北而行。
接连下来十数日,过岭南,人湖南,穿贵州,郭子岳想尽一切办法逃走,却根本逃不成。
郭子岳最后一次逃走,是在戎州半边寺。一日huáng昏,二人行至金沙江与岷江jiāo汇而形成长江的三江古城戎州,寄宿在半边寺。
这半边寺建筑在戎州城郊真武山下的一面狭峭的悬岩半腰,与恒山的悬空寺极为相似,只是规模小些,没有那么多殿宇。
配殿面临千里岷江,景色十分雄浑。它的上下,全由一道十分陡窄的石梯控制,由于坡度很陡,有几处必须攀着铁链上下。平常的富贵人家要进香,上庙时前有人牵,后有人扶,还会吓出汗水来。
右天王二人将马留在河边的棚屋里,便去庙中求宿。
右天王和郭子岳在河边下马肘,笑着讥讽了一句:“往西是金沙江上游,是昔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你若要逃可往西逃。”
郭子岳挨了讥讽,一声不响,随在后面登上庙去。
整个庙中,只有三个和尚。一个老和尚是住持,一个中年和尚管香火及杂务,一个穿和尚衲衣却又戴着士帽的人,看不出年龄,喝得醉醺醺的,醉倒在山门的里面殿廊上。
那醉和尚一见二人往大殿走去,便拖长声音喊道:“酒钱!
施主行善啊,赏几文酒钱吧!”右天王望电不望,步人正殿,寻找住持。
郭子岳停飞身来,从身上摸出一片金叶,走过去,轻轻放在醉僧手中。醉僧—把攥紧,跳起身子,溜出山门,吊着铁链滑下岩去,往戎州城小喝酒去了。
郭子岳在山门前大叫:“大师大师!天王前辈喜喝酒,烦你带一坛回来,我再给你金叶。”
等到二人在配殿的客房中住下时,那醉僧果然抱了一坛酒回来,一路大叫:“好酒好酒!”
右天王一听有好酒,立即从chuáng上翻身而起,夺过酒坛,拍破泥封,一口气便喝了小半坛。那是十二斤装的土坛,他一口气便喝了四五斤,喝后大叫:“好酒好酒!果然是好酒!”
右天王喝完一坛酒入睡时,似乎已醉了。郭子岳不再犹豫,便悄悄起身,溜下岩来,在河边的马棚中解下马匹,牵着马上了河岸,向翠屏山方向悄悄逃去。
逃出五六里路,只听得耳边一个声音说:“勿再向西了,再向西沿江而上,乃是蛮荒之地,瘴气厉害,调头向北吧。”
郭子岳大惊,勒住马头,问:“前辈,你在哪里?”
“蠢才!老衲一直在你身后,同骑一匹马上。”
郭子岳调头一看,只见右天王果真就在他的身后,坐在马臀之上,正望着他冷笑。
郭子岳叹道:“晚辈怎么也逃不掉。不逃了。听天由命吧!”
“那就下马磕头拜老衲为师吧。”
郭子岳道:“这个晚辈不能答应。”
“你别惹恼了老衲,一掌毙了你!”
郭子岳笑笑:“晚辈武功太差,在这世上,生死本来由不得自己。前辈什么时候恼怒,尽管杀好了。”
右天王怒道:“娃儿,你别bī老衲!你下岩逃走之时,老衲忍不住已将那另一匹马一掌毙了。你若再不拜师,老衲说不得只好将你毙了!”
右天王说着,慢慢抬起了右掌。
正在这时,只听附近响起了一阵歌声,说它是歌声,其实并没有什么旋律,只是以吟唱古诗的平仄韵律抑扬顿挫地高声吟唱罢了:
人生七十古来少,
前除年少后除老,
中间光yīn不多时,
更有炎凉与烦恼。
朝中官大做不尽,
世上钱多赚不了。
官大钱多忧转深,
落得自己白头早。
不必中秋月也明。
不必清明花也好。
花前月下起高歌,
直须满把金樽倒。
请君细点眼前人,
一年一度埋荒糙。
糙里高低新旧坟, 清明大半无人扫!( 此醒世歌现石刻于宜宾市流杯池巨石谷)
吟唱歌声一起,右天王的手便垂了下来。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手掌放下时,立即运动察看,想察明吟唱者是否使用了什么控制人意念的武功。他迅速地运气,发现全身经脉xué位,全无异样。又仔细察听对方的吟唱声,也没有含什么真力。陡然间,他脸色大变,他已听明白,这个吟唱者,正是他投宿的半边寺的那个醉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