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一米八_作者:青端(140)

  沈止是准备晚上偷看姜珩,毕竟他的殿下“秀色可餐”,然而整个晚上姜珩都没来。

  这个晚宴注定了不会很太平,常贵妃红着眼,维持着微薄的高贵典雅,在高座上盈盈笑着。沈止想起常轲,有些好奇,寻了个同僚,东扯西拉地聊了会儿,正要问到关键,卫适之忽然扔了酒杯,过来拉起沈止。

  沈止皱眉,然而卫适之力气出奇的大,趁众人不注意,把他拉出了大殿。离开了大殿,沈止才收了和善微笑的模样,扯了扯自己的袖子,卫适之却没放开他。

  他没办法,只能抬头去看卫适之:“有事?”

  卫适之看他终于肯正眼看自己了,这才放开他,抱着手道:“你想打听常大将军的事?”

  沈止微笑看他,不言不语。

  卫适之看他笑得假,又是烦躁,却又有点贱兮兮的欢喜——管他真假,反正是对他笑了。他恨恨地?抓了抓头发,道:“你与其花费jīng力去同其他人旁敲侧击,不如来问我,陛下吩咐北镇抚司全权听昭王的,听他调遣,他可一点都不客气。”

  沈止退了两步,离卫适之远了点,道:“不必。”

  他不接受卫适之的qíng意,再接受他的好意算什么。

  “你连听我说话都不愿了?”卫适之的脸有点黑,眼神沉沉的,过了会儿,语气放得平和了点,说出来的话却让沈止背后一寒。

  他道:“以前我同你说过,我发现了点了不得的事,只是不太确定,所以不同你说。你现在若是愿意听我把话说完,我便同你说一说,我猜测的含宁公主殿下同昭王殿下。”

  沈止僵了会儿,警告地盯着卫适之,温声道:“卫佥事,知道得太多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什么都不知道更可悲不是吗。”卫适之冷笑一声,才道,“你现在可以选择离开,或者留下来听我说。”

  沈止扬扬眉,没有说话,却也没离开。

  见他这么在意同姜珩有关的事,卫适之眼底滑过失望之色,心里烦躁。

  他顿了顿,才道:“昭王这次是抓住常大将军不放了,像是已经等待了许久,不止户部假银票的事同他挂了钩,还有诸如贪污、大不敬、滥杀无辜等罪也被翻了上来。”

  常大将军在外人前总是正直勇毅的,兵部同五军都督府关系不好,兵部却也有人颇为敬佩常轲。

  姜珩带回来的那些罪臣亲眷,只哭诉了两件事——其一是常轲威bī利诱,其二是事qíng败露后将他们作人质威胁。

  等那些官员全被砍了,他们在京中无处安身,出了京,全遭到了刺客追杀。

  回来的都是捡回一条命的。

  沈止眨眨眼,想起了点什么。姜珩处理事务时从不避开他,他似乎……见到姜珩回过一封密信,信中提到京外和刺客,当时他并未在意,现在想来,恐怕一直尾随这些罪臣亲眷的不止常轲派出去斩糙除根的刺客,还有姜珩的人。

  只是姜珩没有让他们出面,只是保证他们不死光。

  等他们彻底怨恨常轲,愿意不惜代价报复时,才出面把她们带回了京。

  沈止这回是真的确定了姜珩恢复记忆了。

  常轲派人斩糙除根自然有他的道理,这些人手上应该留着那些刀下亡魂给的某样证据,只是胆怯不敢拿出来,又以为这是护身符。

  岂料是催命符。

  出了京,她们什么都不是。

  不过姜珩把她们和证据一起带回来了——证据和证词一出,常轲就被押进了牢,随后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有证据无证据的罪名,一一安了上来。

  随后还有许多——常轲的大儿子jianyín妇女后杀人掩埋后院,尸体挖出来了;小儿子因一言不合,同人发生口角,当街杀人。

  当初不敢说话的,都被一一找出来说话了。

  沈止听得发怔。

  能这么一举爆发,姜珩不知道准备了多久……选在这个不算很好的时机,是因为他的不安吗?

  他明目张胆地走神,卫适之张了张嘴,看着他却不太说得出话。

  淡淡的月光从走廊外洒进来,落到了沈止清丽秀致的半边脸上,他垂着眼,长睫纤长,轻轻一眨,像是蝴蝶扇翅。

  看起来静谧又美好。

  卫适之提不起分毫怒气,反而心中很不争气地狠狠一颤。他不怀疑,现在沈止只要对他温柔地笑一笑,让他立刻去大殿里杀了谁,他都会毫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