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问号变成人_作者:排骨炖藕(78)

  后面好些楼跟帖说萌,也想要个乖巧的小学生徒弟。直到131楼,层主隔空喊话:你们都忘了小学放假时间了吗?有小侄儿的表示,小学放寒假一般都比大学晚的。@葡萄教主,你徒弟可能真是65岁。

  132楼:我去,查了一下,看到的省份小学放假都比大学晚……细思……好像更萌了……87楼还在吗?

  贺老病房里聊着天的时候,刑警队中队长林亦初带着一名队员敲开了病房门。

  林亦初不是柔美型女xing,一米七几,骨架偏大,一头短发,眉毛浓黑,穿着一身警服,英姿飒慡。贺老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这位女队长了,赶紧招呼她进来。

  座位不够,文灏和应安年是站着的,斜对着门。林亦初进来时,目光在文灏身上停留了一瞬。她头上是关于案qíng的问题,文灏不确定她此刻在想什么,但看眼神,这位警官似乎对他有点疑问。

  没有耽误时间,林亦初拿出一沓照片,直入正题:“请几位教授看看认不认识这里面的学生。”

  C大的案子xing质恶劣,林亦初接手后,一边让人继续分析监控视频,一边从人员关系和武器来源上展开调查,并把重心放在了后者。

  嫌疑人对学校非常熟悉,排查范围首先圈定在校内人士上。近些年,除了学术上的分歧,雷老并未与人有较大争端。他对学生严格,生活上却很关心他们,很受学生爱戴,而且目前所带学生全都有不在场证明。其他几位老教授的qíng况也是大同小异。只贺老还在给本科生上公共选修课,但上课期间未曾与学生有矛盾,事发日成绩还没公布,他也没挂谁的科。

  报复xing作案这条路遇到迷雾,教授们社会关系说简单简单,说复杂也复杂,门生故旧众多,线索都很模糊。这时候,查起来更加没头没脑的武器来源方面有了突破。

  现场和医院取得的三根短箭,以及最初由学校保卫处保留的那根,初验都没有除了受害人、保卫处职员等人以外的人员的指纹,嫌疑人应该擦过它们,并在犯罪过程中戴了手套。

  根据短箭制式和现场qíng况分析,发she装置是弓弩类武器。结合发she力度、距离和携带便利度估计,凶器很可能是嫌疑人自己制作的,不同于市面上非法售卖的大部分弓弩,它的体积和重量更小,制作更粗糙,装填不需要很大拉力,导致发she间隙更短,但威力也要小得多。

  弩是高杀伤xing武器,不说现代军事上使用过的弩,就是古代的弩杀伤力也非常大。如果嫌疑人用的是正常的弩,后果不堪设想。即便如此,放任一个心思冷静、手法偏邪且携带一个背包就能隐藏的远距离武器的人逍遥在外,实在危险。

  想到这套武器是自制的,技术科警员将短箭拆分开,在其中一根短箭顶端的金属片内侧找到一枚指纹。但指纹采集还没有全面铺开,暂时无法确认这枚指纹是谁的。

  正当林亦初带着人寻找新的切入点时,校园里一个看到他们眼神就有点躲闪的男生引起了她的注意。

  第36章

  男生叫蒋真,来自同市另一所大学,过来C大是为了接他女朋友一起去车站。看了他的学生证, 林亦初就不打算在他身上深挖了, 这见了警察就缩脖子但又没有qiáng烈的戒备或恐惧的小样子, 多半是犯了点小事,严重的事他是没那个心理素质做的。

  心里这么想, 必要的程序不能漏。林亦初从下属手里抽过一张短箭的照片摆蒋真面前,问他见过类似的东西没有,没想到蒋真的脸一下子白了。

  有嫌疑的不是蒋真, 而是包括蒋真女朋友韩玥在内的九个C大学生。

  这九个学生分布在不同年级、院系, 因为对冷兵器的共同喜好聚在一起,私下成立了个小社团, 叫制冷社。名字听起来像卖空调的,实际是制作冷兵器的意思。

  他们在校外租了一套房子当做根据地,手工制作冷兵器。长枪、长剑、匕首之类需要锻造的他们没法做, 主要制作弓和弩。

  不得不说, 这帮学生爱好有些中二, 动手能力是真不错。林亦初带着人进入“制冷社”租的那套房子时,看到的不仅有十多把成品、半成品的弓和弩,还有各种原材料和工具。他们自己做木工,比较复杂的弩机也自己买材料用钢锯、电钻搞定,只有偏心滑轮之类的少数零件上网购买或找人加工。

  据社员jiāo代,他们开始只是照着买来的成品和网上的教程制作,后来就开始自己设计,多种尺寸都做了一遍。做了东西就要试验效果,他们利用假期到附近山上she了三回鸟,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怕外人多事,他们保密工作一直做得不错,也不会发照片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