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便想把林亿叫回来给赵曙看病,但是,他刚刚得到禀报,说赵允让家那边又有几个子女患病了,加上侍女仆从,十几口人病倒,病qíng都差不多。林亿一个人已经手忙脚乱,哪里还抽的开身。赵曙现在没有过继,仍然还是赵允让的儿子,两边都是儿子,总不能顾得这边丢了那边,那边毕竟病倒的人更多,而且,目前来看,林亿的治疗效果也很差,大部分病人都死了。只怕叫来也没多大用处。
所以仁宗话到嘴边又咽下了,想了想,便派人去请太医局提举许希。
许希虽然不是侍御医,但是医术跟林亿不相上下,名气比林亿还要大,他曾经三针治好了仁宗皇帝的心脏病,深得仁宗皇帝信任,任命他为太医局的提举,也就是校长。请他来诊治,应当有把握的。
许希来了,遗憾的是,以他这样国手级别的太医,由于时代限制,也没有对温病认识太深,所以,开方用药,林亿用的孙思邈《千金翼方》里的那些方子,他也知道,也用了,虽然延缓了赵曙病势的迅速恶化,但是,却没有能力挽狂澜,赵曙的病,还是越来越沉重。
仁宗皇帝得到禀报,很是惊讶,想不到赵曙的病连许希都治不好,听说林亿在赵允让府邸治好了几个病人,或许有办法,说不得只能叫他了,赶紧派人去把林亿请来。
林亿虽然在赵允让王府里治好了几个病人,但是同样的病,同样的治疗方法,不同的病人有的能治好,有的就不行,这也是个体差异。而他用的方子许希都用过,自然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仁宗皇帝彻底绝望了,林亿、许希这样的国医都治不好,世间还有谁能治得了这个病。哀叹之下,让林亿回去汝南郡王府接着治病,自己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如果赵曙死了,再抱养哪个孩子。
朝廷上下谁都知道,赵曙很可能是将来皇位的继承人,所以他病倒了,这消息立即就传到了各方面关键人物的耳朵里,于是乎,前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就包括吴王曹玘。
前次在药王庙,叶知秋被丹波贞子整蛊,把范妙菡整哭了,害得他费了半天口舌,赌咒发誓说贞子是开玩笑的,范妙菡这才信了他。当天回去,范妙菡就搬到了吴王府,王妃单独给她拨了一个院子,配了若gān侍女仆从。能跟叶知秋在一起,虽然五天时间他都在太医局读书不得见面,但是这已经让范妙菡很开心了。
王妃也很开心,因为有了范妙菡这个小姑娘天天陪着她说话,也很开心,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单寂寞。
这天,官家保养的孩子赵曙病重的消息传到了吴王府,吴王曹玘跟王妃一商量,这肯定是要去看看的,而且几个孩子都带上一起去,便差人去太医局替叶知秋请了假,带着叶知秋,还有他们自己亲生的三个儿子,一家人进皇宫探望赵曙。
第130章 翻身的机会
有资格进皇宫探望的,都是皇亲国戚和宰执等朝廷权臣,其余官员只能在宫门外遥祝早日康复。
吴王曹玘的女儿是皇帝的老婆,曹玘是皇帝的岳父,当朝国丈,他们家自然是皇亲国戚中最亲的人家之一了,所以这轿子一路进宫,一直抬到赵曙的寝宫门前这才落轿。
仁宗皇帝事忙,无暇天天守着,所以曹皇后亲自在赵曙身边守候,两个太医连续几天的诊治,赵曙的病还是没有丝毫起色,反倒日趋沉重了。曹皇后把赵曙从小养大,便跟自己亲生儿子似的,见他病qíng沉重,不禁伤心yù绝,垂泪不止。
吴王妃见到赵曙这样,禁不住落泪,忙着劝慰高氏,说一定会好的。
几个孩子被安排挨个到chuáng边问候赵曙,轮到叶知秋的时候,他看得很仔细,甚至拿起他的手腕诊脉,还查看了他脖颈上的斑疹,然后来到站在一旁的许希和另一个太医面前,拱手询问赵曙的四诊qíng况。
国舅问询,许希和另一个太医当然照实说了。叶知秋听罢,沉吟不语。
后面探视的又来了,得赶紧腾地方,于是王妃便告辞要出门回去,叶知秋突然道:“赵曙这病,只有一人能治!”
他是国舅,是赵曙的长辈,虽然年纪比赵曙小,却可以直呼其名。
他这句话,把场中众人都惊呆了。现在的叶知秋,自从治好了永康公主的病,又得到药神壶翁托梦,从翰林院藏书阁仓库里找到了失传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使得他的知名度在皇室中一下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