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孙奇只是磕头谢恩,没有说别的。
仁宗让他起来看病,一屋子人目光都盯着他,所有的希望便只在他一个人身上了,这是最后的希望。
孙奇来到chuáng边,在圆凳上坐下,瞧了一眼chuáng上的赵曙,顿时下吓了一跳,只见赵曙脸上烧得通红,嘴唇gān裂,翻着白眼,嘴里叽里呱啦说着胡话,但是声音嘶哑,呼吸急促如同拉风箱似的,身上丹痧密布,赤紫成片,触目惊心,额头冷汗淋漓,掐开嘴一看,舌头肿胀发紫,满是杨梅般的芒刺,喉咙糜烂,发出令人恐怖的味道。提腕诊脉,发觉脉息细数无力,时断时续。
以往孙奇也诊治过丹毒病人,只是,从来没有如此险恶的,而且,能治愈的,十中无一,面对这个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病案,孙奇额头冒出了冷汗。
仁宗急切问道:“如何?还能治吗?”
若是平时,如此危症,又是又是他从来没有治成功过的病,他早就摇头让家属准备后事了,可是这一次不行,他这一摇头,全家人的xing命,便统统葬送在这一摇头里了。
孙奇勉qiáng一笑,没有说话,脑袋里飞快回想着所用可能用上的方子,但是,没有一个让他有把握的,其中还有一点希望的便是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了,他扭头望向许希、林亿两人,自己能想到这个方子,他们两人肯定也能想到,便把前医的方子要来一看,果然,什么牛粪、jī屎,睡老母猪,都用过了,能在王子身上使出这种招式,只能说明最后的办理都穷尽了。而这些办法,也是他能想到的全部!
能用的办法都已经被许希、林亿两人用过了,显然没有什么效果,留给自己的,已经没有可用的东西!
仁宗皇帝瞧着他,见他冷汗淋漓,比chuáng上赵曙的还要厉害,显然在qiáng撑着不肯认输而已,应该是也无办法了,不禁长叹一声,挥挥手,示意让他走。
孙奇眼看着最后的希望便要随着这一挥手消失,把心一横,道:“这个病我能治!”
高氏原本已经绝望的眼神,便如同汽油里扔进了一根火柴,腾的一下燃烧了起来,禁不住啊地叫了一声。
仁宗本来已经转身,一听这话,呼地转过头,这下子转得猛了,脖子还扭了一下,此刻也顾不得了,喜道:“此言当真?”
孙奇点点头,随口编道:“家父以前曾经从一游有方僧人那里,看过一本残卷,据说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残本,其中就有一个方子,就是专门治疗丹毒的,在那里面叫做阳毒,是这样写的: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还记得那升麻二两、当归一两、甘糙二两、雄huáng半两,可惜后面的内容残缺了,家父用这半个方子,治好了好些丹毒病人,但是也有不少病人没治好,死了,毕竟只有半个方子,臣先前犹豫,便是为此,担心没有十足的把握治好十三王子的病。”
关键时刻,孙奇已经没有选择,只能把叶知秋所说的《伤寒杂病论》上的半个方子说出来,他虽然怀里揣着叶知秋的方子,但是,他不相信也不敢相信一个十五六岁半大孩子的方子能治疗赵曙王子的病,这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两下选择,他更信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
只可惜,他当时急匆匆地跑来,没有听全,好在他对医术天生聪慧,有过耳不忘的本事,叶知秋又是刚刚说过的,所以记得前半截。他这么说,便是索要发现的书简来看,如果叶知秋没有骗自己,那上面的东西应该跟他说的一样。而且,如果真的失传的书简上也是这么说,就证明的确有这样的方子,那治愈的希望就大增了。否则,单凭叶知秋一个半大孩子的话,还始终不敢相信。
第132章 魂兮归来
仁宗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这么说,如果能找到《伤寒杂病论》,就能救得了赵曙xing命?”
“是的!”孙奇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这一宝上,是死是活,全看叶知秋做的那个梦是不是准确了。
仁宗瞧了旁边林亿一眼,所有书简全部都存放在翰林医官院专门的一间屋子里,有专人看守。仁宗已经指定由林亿负责整理出来。只是刚刚发现就出了这一系列的急xing传染病,林亿还顾不得细看那些书简,整日里忙着救人了。所以孙奇所说他并不知道。
仁宗对孙奇道:“你在狱中不知,你所说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已经找到了!真是苍天有眼!——来人!传朕口谕,即刻将所有书简搬运到这里来,你们三个一起找,务必尽快找到那个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