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瞧着赵亮,说道:“你的三个问题我都答上来了,我不算是井底之蛙吧,现在看看你,我问你三个问题,看看你是不是井底之蛙。”
赵亮有些尴尬,当着众师兄弟,自然不能服软,心想你还能问出什么难问题来么?便道:“你这傻瓜问啊!”他是习惯xing地称呼他是傻瓜蛋,可是,现在却有些底气不足了。
叶知秋道:“刚才师父讲解大huánghuáng连泻心汤证和附子泻心汤证,我就问这方面的问题,问别的答不出来又说我冤你。”
赵亮心头一宽,自忖这两个证自己已经学得很透彻,不怕他问,听他后面一句,又有些生气,但却不敢说大话让他问,生怕他打蛇顺杆上,改问别的自己答不出来,便只是点点头。
叶知秋道:“附子泻心汤的证候特点及治法是什么?”
“就是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啊。”
“就这么简单?”
“那你说是什么?”
“给你提个醒,这一条是接着上面说的心下痞来说的,可以合在一起,就能推导出附子泻心汤的证候特点了。”
“谁要你提醒!”赵亮眼珠转了几转,却还是没半点思路,他的学习也就是背死书,真要用到分析了,却没了主意,不过却不能认怂,心想我不知道,未必你就知道?便道:“那你说附子泻心汤的证候特点是什么?”
“我都跟你说了,要结合上下文分析,以方测证。”
“什么以方测证,说得轻巧,你到测一个我听听!”
叶知秋道:“上文说了,心下痞,说明是热痞,又说复有恶寒汗出之症,而不说‘表不解’,又从附子泻心汤本身来看,是大huánghuáng连泻心汤加温阳的附子构成的,以方测证,说明应当是热痞之证同时兼有阳虚之候,至于恶寒汗出,无头痛发热脉浮等表证,这是因为表阳虚,卫外不固,失于温分ròu、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缘故。——我再问你。这种证为什么要用附子泻心汤?”
赵亮听的傻了,这些师父也根本没说过,他是如何知道的,听他问了,蒙着脑袋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作答。便胡乱说道:“反正书上是这么说的来着。这种证就要用这种方。”
“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要用这个方?”
“我不知道,难道你就知道?”说完这话,赵亮心中有些忐忑了,这“傻瓜蛋”或许还真的就知道。
果然,叶知秋道:“本证寒热并见,虚实互呈,如果单单清泻痞,阳虚难复,如果单纯用附子扶阳固表,痞结有难以解除,必须用三huáng家附子,寒温并用,消补兼施,这样痞满热能除,表虚得固,心下痞和恶寒汗出都可以解除了。”
大师兄孙永轩和二师兄孙永辕都用心听着,心中暗忖,这个问题的分析并不难,但是讲到条文分析这一步,除了他们两个,别的人都还难以做到,五师弟赵亮答不上来qíng有可原,怎么这叶知秋却能回答上来?而且分析的很准确很到位,便是自己来答,也不过如此。不禁又好生看了叶知秋几眼。
范妙菡那里高兴得又鼓起掌来,笑嘻嘻对赵亮道:“五师哥,你问四师哥的三个问题他都答上来了,他问你的两个问题你一个都答不上来,谁是井底之蛙呀?”
第17章 胃家
赵亮很尴尬地笑了笑:“他才问了两个嘛,而且都是些没学过的怪题,算什么啊!”
范妙菡哼了一声:“刚才你都问了四师哥条文分析的题,怎么到你这就是怪题了?分明是赖皮不认账!”
赵亮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嘴巴哆嗦着,不知如何反驳。
叶知秋却不想太过分,便道:“我再问你一个背诵的问题好了,——‘太阳之为病,脉浮,后面一句是什么?’”
“‘头项qiáng痛而恶寒’这谁不知道!”这是《伤寒论》的第一条,治太阳表证的,他早已经背得溜熟,当下道。
叶知秋嘿嘿一笑,点点头:“我的问题你答出来了,你不是井底之蛙,咱们还是上课吧。”说罢坐了下来。
赵亮一愣,立即明白了他故意问这个最简单的问题,是让自己有个台阶下,讪讪地gān笑两声,坐了下来。
孙兆也暗自点头,心想这叶知秋不仅背书行了,而且还知道进退,没有把赵亮往死里bī,留了脸面,为人处世还是很不错的,便道:“行了,咱们接着前面的抽问,——孙永辕,你起来,把伤寒论第一百六十五到一百七十五条背诵并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