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王_作者:沐轶(394)

2017-07-20 沐轶

  朱肱也道:“正是,病人说了,每次大便来的时候都很急,但是却只能拉出一点点,再拉就拉不出来,这从本质上讲,还是便秘的问题,而不是泻痢不止的问题。”

  庞安时也跟着笑道:“是啊!本来是便秘,却用止泻的方子,那不是越来越厉害嘛!”

  叶知秋笑道:“既然如此,咱们就来个通因通用!”

  庞安时惊讶道:“大哥是说,他每天拉七八十次,还要给他泻药,让他拉得更厉害些?”

  “没错,《内经》上说,‘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他不是老是拉不停,又拉不畅吗?咱们就让他拉个够,拉个痛快!大便顺畅了,病自然就好了!”

  唐慎微他们几个一起说好。

  叶知秋当即让掌柜的那来纸笔,提笔写了一个方子,递给病人的父母,道:“吃了这个药,会拉肚子,不要怕,尽管让他拉,你们儿子这个病,必须拉肚子才能治好。连吃半个月,然后来我们医馆复诊。”

  病人父母一听,眼睛都瞪圆了,儿子每天拉肚子七八十次,还要用药给继续拉,这算什么方子啊?若是别的郎中开的方子,他们绝对不用了,但是,这是知秋国舅开的,国舅的方子本来就很特别的,上次治疗丹毒的方子,听说也是很奇怪的,又听说有些人觉得古怪,没有用,结果倒霉了,因为人家是神仙的弟子,这方子那很可能就是仙方了,必须得用。

  所以,这对夫妇拿了方子,千恩万谢地走了。

  照方抓药给孩子吃之后,果然拉了个稀里哗啦的。说来也怪。拉了之后,好几个时辰就没有大便的意思了,这样下来,每天大便的次数很快减少了下来。到了半个月的时候,每天大便的次数只有十几次了,而且,也不是很急,已经基本上可以忍住等到上茅房了。这样,也就不用挂瓦罐和穿开裆裤了。

  这少年挂在裆下将近十年的瓦罐终于可以摘下了,少年欣喜之下,躲在被窝里呜呜地哭了一夜。

  半个月之后,少年跟着父母来要医馆复诊,叶知秋他们知道治疗有效,都非常高兴。复诊之后,随证调整用方,继续服药了半个月,少年的排便完全恢复了正常。一家人对叶知秋他们是感激涕零,逢人就说叶知秋这位神仙的弟子果然是医术高明,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名声传出去了,来找他看病的就更多了。

  ※※※

  且说那天叶知秋他们几个在四里飘香酒家吃饭给那每天大便七八十次的少年看病之后,几个人喝得醉醺醺地回去了。

  他们走后,一个坐在不远处同样十五六岁的少年,瞧着他们微微摇头,对旁边一个老者道:“医道乃是末节,还不如做锦绣文章来得好,能谋取功名,报效国家。”

  那老者点头道:“正是!”

  少年道:“咱们到京城这些天,吃的美味也不少了,只是都不如这一家,特别是这家酒楼的鳗鱼ròu卷饼,滋味简直了不得。——店家,再来一份!”

  旁边那老者忙道:“少爷,你已经吃了五份了,还要吃啊?”

  “是,怕什么,父亲让我来京城游历,为将来参见科举考试增长些阅历。银子是已经带足了,难道还怕吃光了银子吗?”

  老者苦着脸道:“不是担心少爷吃光银子,而且怕少爷吃坏了肚子!”

  “这个不用担心,便是再吃五份也没事。”

  可是,这个少年太乐观了。吃完饭回到客栈,少年就感觉不对劲了,心腹胀痛,躺在chuáng上翻来覆去怎么都觉得难受。那老者有些慌了,忙道:“少爷,要不,去找郎中瞧瞧吧!”

  “不用,躺一会就好。”

  但是,躺了一会,没有半点好转,反而进一步加重了,痛得冷汗都出来了,到底忍不住,决定去医馆找大夫看病。

  便在这时,听到客栈楼下有铃医摇着铃铛从楼下走过,少年便对那老者道:“文叔,你去请那个铃医上来给我看病好了。”

  老者道:“铃医到底不妥,还是请医馆的大夫稳当。多花点钱也无所谓。”

  “不用!”这时候,这少年反倒好像知道节约了似的,“就叫铃医好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病,找个铃医就够了。”

  老者无法,只好下楼把铃医叫了上来。

  这铃医下巴上飘着三缕胡须,看着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听了少年诉说病症之后,不禁笑了,道:“公子这是停食了,只需要通便,就能好。”说罢,从药箱里取了两味药,道:“这是芒硝和大huáng,吃了能通下,只要大便一通,就不会腹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