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王_作者:沐轶(398)

2017-07-20 沐轶

  当晚,叶知秋再次来到客栈,陈承却一直守在这,他不是关心这个少年,而是很想知道叶知秋如何治好这个怪病。

  叶知秋先前走之后,苏轼吃了药,听了数日的大便果然开始通了,拉出了不少又黑又臭的硬屎。接着,小便也通了。

  叶知秋对苏轼道:“这才是刚刚开始,后面会拉得很厉害,我再开个方子给你,是弥补大量泻泄之后造成的身体亏虚。这个药需要长期吃,因为你前面吃了太多的泻药,体内蓄积了大量的泻药,这些药必须全部拉gān净才行,所以不能给你用固涩止泻的药,以免泻药留在你体内造成损害。你这拉肚子没有一两个月是好不了的!我现在开这药,要边拉便吃,一直吃到不拉为止。明白了吗?”

  这时候的苏轼还不懂医术,但是叶知秋讲得比较通俗,所以也就听明白了。连连点头。

  叶知秋又对那老者道:“你要随时注意你们少爷的jīng神状态,一旦发现他出冷汗,手脚逆冷,心慌心悸,就立即来叫我!”

  老者忙点头,用心记住。

  叶知秋又道:“你们带的银子够吧?”

  苏轼忙道:“够的,文叔,快给知秋拿诊金。纹银二十两!”

  叶知秋微笑摇头,摆手阻止了老者去取银子,道:“我不是催要诊金,也用不着这么多诊金。我是担心你们的钱不够吃药的药费。因为我这方子,要用人参,量还很大,而且要连着服用两个月,钱少了恐怕不行。”

  苏轼笑了,道:“没事,我们苏家家底还算殷实,这次出来,带足了盘缠,连吃两个月人参,应该能吃得起。”

  “这就好。”

  叶知秋把方子给了老者。苏轼还要让老者拿纹银二十两给叶知秋,叶知秋却说能他病全好了再说,先留着保证药费要紧。然后就走了。

  陈承也跟着走了,他很满意,对叶知秋的医术深感佩服。

  等他们都走了之后,老者拿着方子去买药,回来是苦这脸的。苏轼一看,有些奇怪,道:“怎么了?”

  “钱不够。”

  “你拿了多少钱?”

  “二两!”

  “二两银子还不够一付药钱?”苏轼眼睛都瞪圆了。

  “是,就是京城的人参太贵了。算下来,一付药,要将近三两!”

  苏轼傻眼了,一付药只够吃一天的,也就是说,一天的药费差不多要三两银子!连吃两个月,他们的盘缠可不够,更别说还要吃饭住宿,还要回去的路费。

  苏轼苦笑,他明白了叶知秋先前执意不要诊金的原因,只因为,这药费也真的太贵了!

  叶知秋隔三差五的去客栈给苏轼复诊,还算幸运,没有出现叶知秋担心的脱水休克的症状,只是,连续的泄泻,把苏轼的身体搞得一团糟,经过一个多月的药物调养,身体才渐渐恢复,这才勉qiáng能下chuáng行走。

  叶知秋见他已经没有了危险,这才放心。叮嘱他好好修养,医馆治病很忙,也就没有再去。苏轼给的诊金,他也只收了一两。无论苏轼如何坚持,执意不要。苏轼也无可奈何。

  又过了一个多月。

  这天是休息日,叶知秋陪可馨逛街购物,但凡女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除了清朝那种变态时代,但凡女人能上街的,都着迷于逛街购物。可馨这等绝世美人,更是乐此不疲。所以差不多每个休息日,叶知秋都要陪她逛街购物。

  他们沿街逛到了市中心的一条主街之上,突然看见路边有个字摊,也就是给人帮着写书信、誊抄经书等等的摊子。摊子后面坐着一个少年,面huáng肌瘦,眼窝深陷,显得那本来合身的一件青袍倒成了帷帐似的,松松垮垮的挂在肩膀上。

  这人好生面熟,叶知秋仔细一瞧,竟然便是少年大文豪苏轼!旁边坐着的一个老者,正是他的老仆文叔。

  他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了?

  叶知秋很是惊讶,忙过去,拱手道:“子瞻!”

  苏轼正埋头给人写一封家书,听到有人叫他,忙抬头一看。见是叶知秋,神qíng颇为尴尬,忙起身拱手道:“知秋!”文叔也起身见礼。

  叶知秋道:“你这是……?”

  苏轼苦笑道:“上次承蒙你医治,把病治好了,只是,为了调理身子,盘缠也告罄了,所以,摆个摊子卖文赚些盘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