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到县城的时候,是第二天的夕阳西下时分了。
进城之后,沿途看见不少人家都是挂着白幡,披麻戴孝的哭着,门口挺着一口口的棺材,好多都没有上油漆的,显然是刚刚采购回来的。
面对短时间大量死亡,在qíng况不明时,叶知秋不想贸然行事,所以阻止了太医马上进行施救的打算,吩咐先到衙门,初步摸清qíng况之后,再把病人都集中到县衙里统一医治。
进入县衙,罗县令马上吩咐把他出门求救的这几天的县衙主簿叫来询问病qíng进展,布置工作。
主簿脸色苍白进来,作揖回禀道:“老爷,事qíng不妙啊!”
罗县令都站了起来:“我才出去三天,不会有什么大事吧?”
主簿苦着脸道:“老爷你走的时候,只死了十六个,到今天,已经死了一百七十多个了!病倒的,有好几百了!”
罗县令当即呆在了当场,qiáng作镇定转过头望向叶知秋,却看见叶知秋正瞧着那主簿,沉声道:“主簿大人,你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吧?看你脸色很差啊。”
罗县令这才好生看了看主簿,果然,见他满脸cháo红,眼神迷离,嘴角还有一缕淡淡的血丝,身子也在簌簌地轻抖。
罗县令忙上前两步,上下打量了他一下,道:“你,你没事吧?”
“卑职没……”
刚说到这里,那主簿身子摇晃了两下,嘴角沁出一片血,紧接着,又涌出一大块血,把整个下巴都染红了,随即,乌黑的血块,便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从他的嘴里狂涌而出。两眼一翻,往后便倒。咚的一声,直挺挺地摔倒在地上,扭了几扭,便一动不动了。
在场的众人都大吃一惊,罗县令赶紧想上前搀扶,却被叶知秋一把拉住,厉声道:“小心传染!”
传染这个词,在当时是没有什么人能听懂的,因为北宋时候,对于传染病的知识,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虽然听不懂,但是,这位罗县令有个很大的聪明之处,就是听话。他就是靠听从上司的话,并坚决地贯彻执行好,才一步步走到了现在这个位子。
这一次,他也是因为听话,所以保住了一条xing命。
罗县令立即收缩回了手。
叶知秋当时也是qíng急之下,才把传染这个现代词汇说了出来。立即意识到之后,马上改口说道:“主簿可能染上了瘟疫!”
瘟疫!
这个词不用作太多解释,罗县令和其他所有人都倒退了好几步,有的佐官甚至都躲到了椅子后面。好像这把椅子可以阻挡瘟疫似的。唯独一个名叫公孙楠的大理太医站在那里冷笑。
古人对瘟疫的恐怖,远远超出现代人,因为古代的医术比现代落后很多,特别是防御传染病的知识,几乎等于零。所以古代死于瘟疫的人也远远超过现代,口口相传里对瘟疫的恐怖已经深深映入人们心中。
罗县令惊恐万状地望着叶知秋,结结巴巴地道:“瘟疫……,瘟疫?国舅爷,你,说的是……,瘟疫?”
第223章 死亡
叶知秋点点头,沉声道:“除了瘟疫,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病能在短短几天之内,造成上百人的死亡!所以,在病因没有查清楚之前,我们不要轻易触碰病人或者尸体。”
叶知秋说这话时,特别郑重地望着身边的范妙菡。
范妙菡自然知道瘟疫的可怕,脸色苍白地点点头,一颗心已经在怦怦乱跳。
叶知秋上前一步,蹲下身,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主簿,确认已经没有了呼吸,又抽出手帕,轻轻覆盖在主簿的脖颈处,隔着手帕,察探了一下他的颈部脉搏。也没有了跳动。道:“他已经死了!”
刚刚还在说着话,转眼之间就倒地而死!如果是瘟疫,那该也多么么猛烈!
大理太医领队邓隐也紧张得手心都是汗水,对叶知秋道:“那,咱们赶紧回京城禀报吧!”
叶知秋道:“禀报是必须的,不过,咱们不能马上回去,咱们首先要查清楚究竟怎么回事,看看能否医治。如果真的是瘟疫,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瘟疫进一步扩散。这才是最关键的!”
“国舅爷这话固然有理,只是,就咱们几个,只怕无能为力啊!还是先回去禀报了皇上,再作决断吧!”
叶知秋淡淡一笑,道:“邓太医,如果真是瘟疫,你就算现在躲到京城去,也逃不过的,这里距离京城也就两百里,很快就会传到京城,不如乘现在温病还没有起来,赶紧的把扑灭了才是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