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许若辰在这里负责的是在山上造林、护坡的项目,甲方是当地政府,对他们的进度和质量很满意,就把一些相关的工程都jiāo给了他们公司。跟以前的工程一样,他们做得很艰苦,期间出现了好几次险qíng,幸亏他们抢得快,才没有酿成大祸。
工程完成了大半年了,许若辰一次也没来过,这时便看到一路上山清水秀,感觉完全不同了。小镇前面有一座高山,她转过山口,便看见出现在眼前的是个繁荣的城镇,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几乎都是破房旧屋的小村子,到处都是新建的二层小楼,村前村后是大片大片的果林,正挂着沉甸甸的果实。驶进镇子,立刻看到路边到处停着旅行社的大巴和自驾车游客各式各样的汽车,沿街的饭店一家接着一家,都生意红火。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身上都穿着时新款式的衣服,脸上似乎都在微笑。
看着这一切,许若辰很欢喜,虽然经过长途颠簸,她曾经折断过的腿骨和肋骨都在隐隐作痛,可这依然不会影响她的欢乐心qíng。
将车停在车子相对较少的路边,她走下来,打量着周围的变化。立刻有人认出了她,一边热qíng地招呼着一边跑过来。
以前这个镇子穷,他们在这里做工程后,几乎每家每户的人都希望能去他们那里做工,有关系的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关系的就直接找到她求恳。他们的工程需要很多人,主要是担土、背石头、扛树苗上山下山,只要不是老人、病人或未成年的孩子,她基本上都用。这些山里人都很纯朴,gān活时从不偷jian耍滑,又听指挥,让他们的工作进度很快。她按时给他们发放劳务费,从不拖欠。这些人都当她是救星、恩人,对她非常好,后来他们公司的人出了大事,这些人也都知道,只是没办法跟他们公司联络,不知道具体qíng况,这时看到她安然无恙地站在那里,无不惊喜jiāo加,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向她奔去。
许若辰看着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笑着一一叫着他们的名字,随意地询问着他们的孩子上学了没有、老人的身体怎么样、现在过得好吗,得到的回答全是“好好好”。几乎每个人都在盛qíng邀请她去自己家吃饭,还有人问她是不是又要做工程,到时候一定要用自己,每个人都很兴奋,七嘴八舌地说着笑着,让人完全听不出谁在说些什么。
公司里的三个年轻人也下了车,看着这一幕,都很感动,对许若辰这个年轻的女上司也更加钦佩。
终于,镇长闻讯而来,好不容易劝说众人散去,带着许若辰到自己家开的饭店吃饭,然后招待他们免费住在属于镇政府的酒店里,热qíng地说:“你们就休息吧,需要什么尽管说。”
“好,谢谢。”许若辰微笑着向他点头,等他离开,才关上房门。
他们公司做的工程不是镇政府委托的,而是县政府,明天他们还要启程往县城去,因此确实需要好好休息。她洗了澡,躺到gān净柔软的chuáng上,拿出手机发了一条短信,“我已安全到达。”
很快就收到回复,“好好休息,明天记着给我短信。”
许若辰回了个“好”字,然后把手机放到枕边,拉过厚厚的棉被盖上,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第十章 天路(3)
需要整修的部分是由于bào雨造成部分滑坡的地段,经过实地考察,许若辰与甲方共同确认总共有十九个地点需要重新整修,项目的全部地段都要进行维护,因为被破坏的部分是天灾造成,不是工程质量有问题,因此甲方同意支付整修所需工程款,维护则是当初的承包合同中约定的部分,由许若辰他们公司负责。
一切敲定,许若辰代表公司与县政府有关部门签订了整修合同,然后就开工了。
她对这些事是轻车熟路,但考虑到带新人,所以对他们讲得很细,几乎是手把手地在教,然后就让他们在工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自己带着司机,开着皮卡到离此最近的一个小城去买些急用的材料。
就快要下雪了,一封冻就必须停工,所以她赶得很急,希望赶在冬季到来前就能完工。他们一早出发,下午到达那个城镇。那些供应商都还记得她,拿出来的自然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她很快就买齐了要用的工具和材料,一刻也不停留,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往回走。
出城后,他们驶上几乎已被废弃的国道,这条路年久失修,基本上只有想节省过桥过路费的长途货车会走,还有就是当地人和误入歧途的自驾游旅行者。进山后道路狭窄,坎坷不平,陡峭险峻,不时有大货车迎面呼啸而来,让人感觉更加危险。一笑红尘不敢开了,让老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驾车,自己坐在副驾位帮着看路看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