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景生_作者:多云(426)

2017-07-09 多云 灵魂转换

  景生和明霄步入承天殿后并未升座而是直接来到御冠席站定,殿外响起啪啪啪的群鞭击地之声,那是宫侍在鸣鞭报时。鞭声停顿后,此次冠礼的太师太尉同时来到设于丹墀内道的拜位赞拜,雅肃庄严的礼乐响彻大殿内外。文武百官随同赞拜,四次后,礼毕,乐止。

  明霄侧眸望向景生,不期然的,发现景生也正凝望着他,眸光深湛,饱含爱恋,当与明霄的视线相遇时变得更加深挚缠绵,那是景生渴盼了千年才得到的真qíng回眸。

  这时太师和太尉已在大夏及南楚两国的礼部官员引导下来到御冠席前,分立东南,景生和明霄并肩跪坐于席上,这时,侍仪出列,高声奏请加元服!

  秦相为冠礼太尉,虽年事已高,却仍jīng神矍铄,他稳步走上前来,请旨道:“可脱空顶帻否?”

  “准!”景生答道。

  秦相探身上前分别脱下景生及明霄双童髻上的空顶帻,转身将它们放置于两国礼部官员手捧的漆木箱中,老丞相站起身,笑眯眯地看着面前的两位天潢贵胄,眼含祝福,遂退立于西侧。

  帝师王伯庆被定为此次冠礼的太师,这个决定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形貌不佳,本不适宜担任如此重大仪式的主宾,但卫太后和圣上都殷切敦促,特别提出了他祖籍南楚临州,与明霄有同乡之谊,王伯庆嘿然一笑,立刻便应允下来,他虽未见过明霄,却早已听说他的美名,这几天族中子侄更向他提起那晚林芳阁中明霄的无上风采,使王伯庆对他好感倍增。此时与明霄对面而立,王伯庆才知子侄的赞美都太浮夸,没有说出真人百分之一的美好。

  王伯庆走上前去,两位内使监分别捧着冠冕立于其左,王伯庆作为太师朗声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寿考维祺,以介景福。”祝毕,王伯庆矮身跪于冠席前,两位内使监也同时跪下,其中大夏的内使监捧冕授与王伯庆,王伯庆接冕后趋身向前为圣上加冠,并加簪缨,其后又从南楚内使监手中接过冠冕为明霄加冠,礼毕后王伯庆站起身也退立于西侧,五官滑稽的面容上是从未有过的肃穆,他含辛茹苦了近十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这时,御用监出列奏请圣上并明霄殿下著衮服,景生和明霄同时站起身,在两国内使监的协助下穿著衮服,观礼的文武百官聚jīng会神盯视着这一历史xing时刻,在看清明霄所著衮服的细节后都倒吸口气,虽然大家心中都早有揣测,但却一直心存疑惑,此时看到这奇特的衮服便不再怀疑,不禁群qíng激昂,又不能议论纷纷,各人的脸色就都涨得有点发红。

  就在大家晕晕然不知所措之际,礼部及鸿胪寺官员已另设玉案于殿正中南向,大夏礼部郎官引导着明霄至玉案前,明霄好像对此仪轨早有预料,他的面容淡静,神态安然,通身洋溢着震慑人心的清贵之气。

  明霄谨肃地跪于玉案前,大学士王伯庆和户部尚书王孙湓作为正负使手捧皇后金册及皇后金印来到案前矮身跪下,承天殿内一下子陷入死寂,人头攒动的大殿竟如无人之境一般,大家都屏住呼吸不敢置信地凝望着玉案处的三个人,眼睁睁地看着正负使将金册金印授与明霄,就在明霄接封的同时,内使监振声高呼:“册立毕!”

  殿外立刻响起恢弘的钟鼓礼乐之声。明霄倏地微仰起头,望向侧前方的景生,发现他那璀璨的星眸中竟隐含泪光,明霄抿唇笑了,明媚绝伦的笑颜竟令殿中所见之人轻吸口气,同时又被他眼睫处缓缓溢出的泪雾所感染,都是既唏嘘不已又欢欣无限。

  景生凝望着明霄,缓步走过来,握住他的手与他携手走上金台,端坐于御座之上,大殿内绝对的寂静已于此时达到饱和,一触即发。

  这时光禄寺寺卿手捧醇酿授与太师王伯庆,王伯庆笑嘻嘻地接酒在手,面对御座祝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承天之休,寿考不忘。”祝讫,王伯庆将酒授与内使监,内使转捧酒于圣上和明霄,景生和明霄接酒在手,祭少许,遂以虚盏jiāo还内使监,这时礼乐再次响起。饱和的寂静轰然坍塌,众臣趁着乐声嘹亮议论纷纷,他们通过就坐祭酒等仪式已看出未来将是帝后同时坐朝的局面。

  而王伯庆和秦老相爷则于此时在内使的导引下再次来到丹墀拜位上赞拜,文武百官已顾不上震惊,跟随赞拜,四拜结束后,百官哗地一下跪伏于地,山呼万岁!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个文《花朝乐事》也在构思中,是关于花王子与鸟王子昏后(婚后)如何将爱qíng进行到底,以及他们的花娃们的成长及爱qíng故事,阿鸾生了娃也才19岁,娃娃们长大16岁可以祸害天下时,他和小花儿还是三十出头美得冒泡的熟男,哇呀呀呀,太有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