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生明霄一行走出茶亭,河堤旁的柳荫下就停着两辆马车,“双福,你以后每年替我给杏儿准备书籍和笔墨,派人送来。”明霄淡声吩咐着。
“是。”双福恭声回答。
“我听那茶亭中的母子二人好像是南楚口音。”景生不经意地问着。
双福点点头,“应该是吴州人。如今夏阳有许多南楚船工和丝娘。”
“那孩子眸光温润似有功夫在身。”景生顿了一瞬,侧眸望着双福。
双福心中一凛,额上已沁出细汗,没想到皇上竟也注意到了,“好像确实如此,他娘亲倒只是个普通妇人,并无功夫傍身。”
——普通妇人?那茶娘虽布衣荆钗,形容寒素,却眉目雅丽,神色泰然,绝非普通村野茶妇。景生心中略一沉吟并未继续深究,明霄则满心纠结于刚才的歌谣,对景生和双福的对话听而不闻,他蓦地攥紧景生的手急声问道:“那……那童谣可是出自你手?”
景生‘哎哟’虚叫着,一边扶着他上了马车,“不是不是,绝对不是。”嘴里否定着景生的额上已冒出细汗。
“那……那是母后?”明霄继续猜测,一把摘下遮帽。
景生心虚地摇摇头,一边回眸看了一眼愁眉和苦脸,见他二人仍处于震惊之中,“不是吧,母后不知你有了娃呀?”
景生跳上车,关好车门,忽地惊声问道:“会……会不会是岳父大人?”
“——啊?我父王?”明霄可爱至极地伸指点着自己的鼻子,却被景生一把抓住那手指轻轻咬住,“对,你父王,他早在盼望这个孙儿了。”
明霄苦恼地望向车窗外的杨柳长堤,“我对这孩儿也是千盼万盼,可……可如今天下人恐怕对他(她)都已……”明霄倏地转眸凝视着景生,“我不想这孩子还没出生就被人诟病。”
景生陶醉地啜吻着他细润的手指,眼眸中却闪出犀利的灿光,“天下人只会对他(她)无比神往!”
作者有话要说:杏儿比明霄小十岁,比未来的宝宝大八岁,他是《花朝奇事》中一个人物儿哈,可不简单,大家千万表忘记他,嘿嘿嘿~~,俺在此埋下伏笔,嗷嗷~~~!
第154章
河堤旁的茶亭被飞速奔驰的马车甩在视线的尽头,茶亭的门旁站着茶娘和她的儿子杏儿,“杏尘,你……当真要做大夏之臣?”茶娘脸上惯常的轻快笑意早已一扫而光。
“我只要做他的良臣!”杏儿黑亮的大眼睛中带着一丝痴狂一丝向往,竟全然不似一个八岁孩童的眸光。
“那你就快去练功吧,省得你师傅考起来又挨批。”茶娘的心中无限悲凉,但凡人又如何能与天命相抗!“而且,我们很快也要搬家了,此地不能久留。”
“姆妈,他……是谁?”杏儿望着车影无踪的长堤,只恨自己不能化身为柳絮追随他而去。
“他就是你歌谣中的那只凤凰!”
河堤上的孩子们依然在反复吟唱,杏儿母子转身走回厅堂,就在这时,一抹雪藕色的身影从堤上柳荫中漫步而出,闪身走入茶亭。
“杏儿,师傅来了。”茶娘回眸看到那纤细的身影,脸上绽开笑容,“师傅今儿倒来得早。”
“今天chūn意正好,你这里也贵客如云吧。”那人边说边在竹椅上坐下,不知怎么那么巧,他坐的正是刚才景生坐过的那把竹椅,身子靠上去,似乎……似乎还能感到之前那人的一抹体温……一缕异香……
“师傅——”杏儿走到他的面前站定,望着他平板苍白毫无表qíng的面孔,有点怯生生地问道:“刚才来了个神仙哥哥,姆妈说他是凤凰,当真如此吗?”
那位师傅脸上戴着面具,表qíng悲喜莫辩,但他狭长的丹凤眼中却闪过一丝jīng光,转瞬就隐入眼底了,“当真如此,还是个会下蛋的凤凰。”他原本甜润的声音也突地变得尖利,竟似刀锋刮过冰面一般。
茶娘和杏儿都不由自主地浑身一颤,仿佛明媚的天光也变得暗淡,“杏儿,你说世上是否有天长地久永志不渝的qíng意?”
杏儿想也不想就轻轻点头,他不知师傅所说的qíng意是否如夏江水长,是否如涞河水深,他只知刚才那抹去他眼角泪滴的手指和那明秀无俦的面庞已如烙印般镌刻进他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