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测瞪大眼睛,这个儿子突然陌生得可怕,自己养了他二十多年,一直以为他秉xing忠厚,仁慈良善,却原来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一口鲜血涌上来,不及咽下,顺着嘴角流出。林测身子滑落到chuáng上,脑中纷乱一片。惊讶?愤怒?懊悔?痛恨?失望?伤心?……
蓦然,耳边一个声音,清晰地响起:“大哥,湛儿好痛啊。”那双委屈的晶亮的眼。
见秋,见秋,我不是要,这样折rǔ你……
城门前,那个骑在黑马上,白衣红氅,英姿飒飒的少年:“皇兄,湛儿愿血战疆场,永保我中唐万里河山!”
见秋,见秋,你不要走,不要离开我。
林测伸出瘦骨嶙峋的手,奋尽全力,去抓住那个剑眉舒展,潇洒一笑,转身离去的背影。
你是我的。是,我的……
天景十三年十一月廿三,林测病逝于gān清宫,享年四十三岁。
林殷缓缓打开门,走了出去。
外面的雨仍下得很大,几乎看不清雨里的人。段玉树捧着字斟句酌写好的遗诏,和内阁大臣立在廊檐下,见到林殷,呼啦啦跪了下去。
林毅也在,刚刚褪下身上油衣,看到林殷,极轻微地点了点头。这说明京畿防护皆已被控制,城门紧闭,四方驻军,无论是谁,都休想再进来了。
林殷一颗心这才落地,手掩着脸,哽咽的声音在哗哗的雨声中几乎听不清:“父皇已经……已经宾天了……”
林毅大吃一惊,尽管是意料之中,但还是受到震撼,也顾不上向兄长行礼,几步奔进gān清宫。
林殷对一众大臣高声道:“父皇遗命,宫内内府衙门二十四监司,除张恩外所有提督太监、掌印太监,宫内五品以上太监一律殉葬,追随父皇于地下。”
这句话是用内力传出,压过雨声,清清楚楚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中唐殉葬陪葬是历代传统,每一位皇帝、皇后、皇太后去世,都要用一众宫女太监殉葬。但这样用太监中最高职位者身殉,却是头一遭。
张恩自从出了gān清宫,就被人看得死紧,说是受了太子旨意,时刻陪伴,以免皇上传唤时找不到人。别说一句话一个字条,就是眼神都流不出去。好不容易等太子出来了,却听到这个消息。
张恩的脸色苍白得像个死人,他猛地抬头,看向林殷。太子仍是恬静娴雅的面容,因为哭过而略显憔悴,淡淡的眼光扫了过来,在张恩的脸上转了几转。张恩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足下一滑,险些摔倒。
第73章 怜取眼前人(上)
先帝病逝,新皇即位。一时间,宣读遗诏,定庙号、谥号,在乾清宫正殿停梓,布置灵堂,布置关防,为新君定帝号,忙个不停。林殷始终淡淡地,不喜不悲,举止有度,侃侃而谈滴水不漏。众大臣见他哀而不伤,沉稳宁和,果然雍容儒雅,尊贵安详,心下尽皆叹服。
一直忙到深夜,才算告一段落。林殷徐徐道:“我朝以仁孝治天下,无论天子庶民,皆当尽心尽礼。今晚朕当彻夜苫席守灵,弟弟林毅陪同,其余诸位各按方才议定的差事分头去做。朕就在这里,有什么疑难可随时来见朕。”
林毅跪下叩头道:“臣弟遵旨。”众人叩头:“臣等恭遵圣谕。”退出殿门。
待众人离去,林殷从御座上站起,对林毅道:“二十四衙门权势熏天,不可小觑。”林毅躬身道:“皇上请放宽心,臣弟早已派宫中侍卫将所有殉葬太监一律看押,张恩软禁,万无一失。”
林殷点点头,对张贵道:“摆驾,层染阁。”
高宝紧握着长剑,将腰带贴身放在怀中,站在殿门外一动不敢动。凄风冷雨鞭子一样抽过来,浑身早就湿透了,冻得直打哆嗦。眼睛紧紧盯着被瓢泼大雨和浓重的夜色,遮掩得根本看不见的院门,一眨不眨。
院子里静得出奇,起初院外还有些人语喁喁传来,渐渐悄无声息。似乎诺大个皇宫只剩下他一个,还有殿阁中奄奄一息的九王爷,在这无边无际的混沌天地中,苦苦等候。
也不知过了多久,高宝面色紫青,全身因为过度紧张和寒冷,站得发僵。胳膊和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动一动都钻心地疼。
猛然一抬眼,见院门处隐隐约约两点灯光,在稠密的雨丝中若隐若现。高宝立时直起身子,伸手入怀,去摸那条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