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儒商_作者:江洲菱茭(124)

2017-07-01 江洲菱茭

  “谁看得上我们这种从商人家?”

  朱佑杭起身往老头面前一跪,吓得他手足无措,还没回过神来,尚书大人开始娓娓倾诉对宋临的绵绵爱意,“就让我做博誉的屏障吧,有生之年定然保他平安无事。”

  老头惊得舌头拖出三寸长,一屁股瘫倒在地。

  此后两天,老头不吃不喝不睡,天人jiāo战激烈斗争,想得最多就是--临儿可能等不到任满回乡就得死在牢里,命都没了其它一概免谈。然后又想:尚书大人出身高贵、气度雍容、言谈风趣……再瞧瞧小兔崽子,哪点配得上他?

  两天之后,老头居然对月感叹:“临儿真是不争气,要是个女的不就没这么多烦恼了吗?”

  于是--

  签了“婚书”了,找来兵马大元帅做证人,老头一缩脖子,心说:我幸亏同意了,要不然这酒糟鼻能带着千军万马把苏州老家踏平了。转念又一想:有这俩人做保山,小兔崽子还不得飞huáng腾达一脚踩到皇帝跟前去?

  威bī利诱外加真qíng流露,在宋临毫不知qíng的景况下,“啪、啪、啪”三个手印,得,一辈子就这样葬送了。

  宋临听尚书大人用极其言简意赅的言辞坦白之后,举目回味了半天,愣是没理出头绪来,说:“我回去问叔祖。”

  朱佑杭拉住,耳语:“明天回去不迟。一起做饭好不好?”

  宋临一阵心乐,“你等一下。”匆匆跑出去,托着一个纸包回来,“我带了太湖银鱼gān,一会儿炖jī蛋。”

  huáng昏时分,俩人钻进厨房就没出来。

  朱佑杭嚼着huáng瓜问:“这个huáng灿灿的是什么?”

  “蟹粉。正宗阳澄湖大闸蟹。”

  朱佑杭挑进嘴里,品尝半晌,低下头接着洗菜,宋临乐呵呵地撞撞他促狭地问:“好吃吗?”

  “我不知道,你也尝尝。”凑过去吻上嘴唇。

  傍晚,余炙未消,俩人共进晚餐,宋临三两口把银鱼蒸蛋吃光了。尚书大人问:“博誉,你没给我带礼物吗?”

  “带了,银鱼……呃……”

  朱佑杭一摊手,“很显然,这礼物我没得到,而且还倒贴了一个jī蛋。”

  宋临低头看看自己,好像没什么能当礼物的。

  朱佑杭抱住他身子,“我要这个。”

  第二天,宋临回家之前先去给徐津送酒。

  徐津见到酒哈哈大笑,先喝了半坛才想起要道谢。

  宋临白了他一眼,“行了行了,说说你怎么残害罗赞的。”

  徐津立刻来了jīng神。

  于是--

  整个一上午宋临都在听徐津口若悬河地大chuī大擂,把自己彰显得如同天降神兵一般,而罗赞瞬间成了进退维谷的小虾米。

  由于徐公子从小混迹于市井在酒桌上长大,三教九流阅人无数,所以与其说他是读书人不如说他是酒鬼老饕风流làng子。但凡这种货色都是豪慡的xingqíng中人,一再重申面对过失行为要偏袒,面对丰功伟绩要大肆宣扬。如此这般,徐公子认为报了罗赞的一箭之仇是此生最辉煌的战绩,所以在叙述时,过程被无限制地夸大,以至于宋临一度以为罗赞已经含恨九泉了。

  因此,为客观起见,请听在下慢慢道来:

  徐津荣升为罗赞的顶头上司,第二天就派发了大量抄写任务,这种差役gān的活儿却特意叮嘱探花郎认真完成,简直就是对人格的侮rǔ。但,罗赞忍了。

  午后,骄阳炙烤大地,石头都恨不得煎出油来。

  徐津找来俩衙役,抬着个大碳炉,旺盛的火苗爆得木炭噼啪作响。

  徐津说:“罗大人南方人,生xing畏寒,北方gān冷的天气让罗大人甚为烦恼。来,给他架上。”

  衙役把碳炉往屋里一扔,撒腿就跑。罗赞这个罪受的,本来就穿着三层衣服热汗直淌,现在更不得了,没过片刻,脸通红手直抖。

  罗赞一不做二不休,gān脆搬了把椅子往炉子边一坐。

  同僚们诧异已极,纷纷询问:“罗大人得了伤寒?”

  罗赞勉qiáng笑答:“没中过暑,想尝尝什么滋味。”

  话没说完,罗赞直挺挺倒了下去,众人惊慌,请大夫的、泼冷水的、掐人中的、掳虎口的……只要能想到的全给他用上。

  徐津抱着胳膊往墙上一靠,慢悠悠地说:“各位大人,小弟不才学过几天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