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万能八股”,就是四不靠,语句模棱两可,跟哪样都沾点边,跟哪样也都离得远。就这文章其实根本讨不了好,那是西席先生怕东家责骂,写出来糊弄傻学生背熟了应付考试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敷衍了事混过去拉倒。
但是,光会背还不行,您还得会改,考题要是出自《周易》,您总不能把《诗经》抄上去吧。
话说宋大童生,懒得浑身长绿毛,就背了一篇,还磕磕绊绊丢三落四的。考试前一天晚上,对着油灯算了半夜账,为两筐花生浸了水卖不出去损失五两银子着急上火拍桌子掼板凳,嘴上生了仨大燎泡,第二天顶着俩硕大的黑眼圈进了考场。
也没看题目,大笔一挥,洋洋洒洒,记不住的地方毫不犹豫地胡诌,填满搪塞。他第一个jiāo卷。
回家后,该gān吗gān吗,考试这档子事都没在他心里留下一缕青烟。当晚煮饭没引火媒子了,随手抓了本书,“刺啦”撕了一半才定睛细瞧,好家伙,孟子烧着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主考官见其神qíng倨傲举止洒脱,对科考似乎满不在乎,又似乎认定功名如同探囊取物,心中疑惑:难道此生人中龙凤?取卷细读,刚看个开头,大喜过望,仰天拱手,含泪感叹:“国之栋梁!国之栋梁啊~~”后面就没看了!
得!宋临这运气,该怎么说?这就好比王母娘娘几万年感了一回冒,一个大喷嚏打下来,鼻子里那点甘霖一点没糟践在成千上万的脑袋里瞅准了宋临哗啦啦就砸了下来。考题居然让罗赞蒙得八九不离十,宋临随手一抓挑得就是它!
天意啊天意!“顺天者昌!”宋临就是这句至理名言的最佳注释!
宋大童生一夜之间以第一名的成绩荣升为县学廪生。吃着国家的粮食,开着自己的gān货铺,以父母双亡守孝未满为由,天天不去上学。县太爷感其至诚,居然还额外发了补贴。
虽如此,宋临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但凡“雅集”、“文会”,他一概不参加,时日一久,流言飞语四处蔓延,有人说他目中无人,有人说他出身寒微羞见世面,还有眼光卓绝者一语道破暗中玄机——胸无点墨不学无术恐人前出丑!
宋临对后一种论断深有同感,挑大拇指,“见解入木三分!”他乐观得很,任由漫天诽谤萦绕周身,他自岿然不动!
几月之后,孝满,秋闱在即,罗赞嘱咐他积极备考。宋临总是点头微笑连声诺诺,此后,见着罗赞他就躲,躲不掉的就鬼扯几句赶紧溜,溜不了的只好继续点头微笑连声诺诺。
比如:今天就这样。
不过,罗赞说:“不是文会。先生多年前的同窗好友昨日途径本县。先生恩准你去拜见。”
“啊?我就不用去了吧,我这模样……”
罗公聆左右端详他的脸,“墨汁还没洗gān净?”
没三五天洗得gān净吗?宋临不qíng不愿地进屋翻出方巾儒服换上,大热天的,居然穿了三层衣服,还没走路,热汗顺着大腿哗哗淌进靴子里。
俩人往一个眯fèng眼小老头跟前一站,一揖到地,口中山呼:“晚生拜见前辈!”
先生笑着向小老头介绍,“这两位都是学中佼佼者。”
“哦?”
这句“哦”明显不信任,宋临心里咯噔了一下,心说:我脸上难道写着“滥竽充数”四个字?老家伙一眼就看出来了?
老头朝宋临招招手,宋临摸摸脸,看样子真写了字!用眼角余光扫扫罗赞,脚步虚浮地走了过去,垂手站立,大气都不敢出。
老头迎着光线把宋临上上下下打量了十几个来回,看得宋临后脖颈子yīn森森凉飕飕。
过了半晌,老头唏嘘感叹一回,终于说话了,“天庭饱满,印堂发亮,此子非池中之物,必定大富大贵,前途不可现量,不可现量啊~~”
“啊?”宋临“啊”了一半,赶紧闭嘴,眼睛眨都不眨地瞪老头,您老人家的早饭让眼睛吃了吧,您分得清我是男是女是胖是瘦吗?不是池中之物是什么?难道还能飞上枝头当凤凰?鬼扯!
随后,闲话片刻,出了个小试题,俩人沉吟一番,大笔一挥写了出来,老头详加比对,居然昧着良心说:“俱佳俱佳!宋生尤佳!”
宋临撇嘴,偷偷白了他一眼,暗忱:老家伙试出我不是真金,没脸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您就yù盖弥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