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为臣_作者:楚云暮(124)

2017-06-30 楚云暮

  “如何,和大人可要好好查仔细了。秀才士人们每一笔按制捐纳的粮食都是登记在册,本督立下了军令状——这是甘肃百姓们旱灾时候的救命粮,谁让它出了一点纰漏,本督就拿他祭旗!”王擅望语带骄横地看着和珅,对一个初出宫廷的阿哥和谄媚邀幸的弄臣更加不放在眼里,甘肃各个官员于是都竞相附和。和珅只是笑笑地,也不与他辩,反倒是永琰出声:“王督不愧为天下第一能吏,这太仓屯粮做的滴水不漏,甘肃全境太平不因旱灾而滋生匪乱,都是王督之功,我与和大人回京后定当在御前为你表白功绩——既无事,阿桂那边的事还等着办,我看我与和大人也不在兰州多做耽搁了。”

  王擅望对着永琰自然不能象和珅那般脸色,因着笑道:“微臣为官数十年,不敢博皇上谬赞,只知一心一意报效国家为民请命罢了——”说完就命人择了吉时,大开兰州城门,鸣pào礼送两位钦差出城,一色十一辆青油大车直直排开,辕门上cha着的钦差huáng龙旗猎猎飞舞,遮天弊日声势雄壮。

  永琰和珅二人又与甘肃诸官员话别片刻,便也心急如火地登车而去,喧嚣而过的车队在泥泞的湿地上溅起一片或大或小的水花。

  车马如龙直行到邴县境内,距兰州府已有八十余里路程,和珅正坐在车上正兀自闭目养神,忽然只觉得轿子陡停,一阵摇晃后,一个人猛地掀起轿帘一屁股坐在他的身侧。

  只见永琰微微一笑,丢给他一个包袱。

  “十五爷这是何意。”和珅微颦着眉抬头看他。永琰忽然扯开自己身上的石青绣蟒龙褂,甩在车底上,一面将其中一套粗布衣服三下五除二在身上套好了,一面抬着下巴示意:“你也快些呀。”

  “我不懂。”和珅看着包袱里散出来的粗布衣服,摇摇头故作不解。看看和珅的表qíng,永琰住了手,在他跟前蹲下,含笑道,“和大人,别装傻了。你我都看出王擅望有问题,难道就这么空入宝山而回?他能在官府衙门太仓粮库里坐足了手脚,总不见得民间百姓也都被他收买光了——我们,得微服私访——这钦差大车一路鸣锣开道继续向嘉峪关开进,就没人会知道我们半路上偷偷折回了兰州府。”

  和珅微怔一下,他猜到永琰必有所行动,却没想到如此迅速,如此……聪明。

  一时二人打扮停当出来,虽是平常路人打扮,但二人都生地俊美,粗服蓬衣也难掩丰姿夺人,穆彰阿苦着张脸还要再劝:“爷,您万金之躯怎能以身犯险?若出点什么事奴才还要命不要?!”

  “会出什么事!我和和大人都不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永琰轻斥一声,“再说了,不入虎xué焉得虎子。”

  “那您也得带上我啊!”

  “你是钦封的御前侍卫,不在钦差座下差遣,谁会相信空轿子里坐着的就是钦差?你且带队前去嘉峪关,距那五十里处扎营侯我——别这个脸儿,我出不了什么事。”永琰一挥手,眼已经转向和珅,“更何况,和大人自会全力护我周全,对吧?”

  和珅只得无奈地做了个揖,回道:“是。”

  第三十六章:见义勇为皇子蒙尘,突出重围和珅落难

  二人扮做兄弟,带着个随扈的侍卫就悄悄地又回到了兰州,这次却尽往世俗热闹之处去走,一意想着体察民qíng。兰州各个主gān道倒都是行人熙熙攘攘,店家鳞秕皆是,没一丝凋敝景象,望路边看那贴地红红白白的官府告示,不外乎安民辑盗,时令宵禁,另有久旱逢雨各农家须得勤谨耕作等语,问了往来商民也都是说甘肃三年大旱,今chūn豪雨不止是上天有感甘肃全境久旱并王大人为民宵旰昼苦之qíng云云,听地永琰坐在茶馆里还在咋舌而叹:“这王擅望果真官声民望如此之优,竟是我之前看走了眼?”

  和珅一面招呼小二拿清茶细点上来,一面转头小声道:“兰州省府中枢,他要将这上下官民都打点通了来瞒天过海也实非易事——只能说王擅望手眼通天,是个与国泰全然不同的狠角。”抬头与永琰对视一眼,方才微微一笑:“从第一次见面起,我就压根不信这王擅望两袖清风。”

  大清到了乾隆一朝,国运之鼎盛仓禀之富足乃前朝前所未见,可也因此腐败滋生,为官敛财肆无忌惮,大清朝的廉吏不是没有,但凡是官居一品,封疆大吏就没有能独善其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