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为臣_作者:楚云暮(149)

2017-06-30 楚云暮

  和珅心里陡然一动——那个人,倒是真有君临天下的资格与能力,不过也就只差了那么一点,注定只能永远地与紫禁之颠擦肩而过。

  而眼前这个少年,他能最终取代那个人的位子,成长为比他还要出色的男人吗?

  和珅第一次有一种跃跃yù试的兴奋感。

  乾隆四十一年秋,阿桂西征军兵抵洛河驿,离京尚有百里,就已是一大片huáng龙旗帜遮天蔽日;huáng钟大吕号pào齐响,在《武功成》的扬奏吟唱声中八阿哥永璇——他不久前刚进封为慎郡王成了乾隆诸子中最早封王的一位——笑吟吟地迎出来,阿桂诸将慌忙俯地请安——他们知道,这算是“替天郊迎”,对凯旋还师的三军将士来说,算是极高的礼遇与犒赏了。

  乾隆果然对阿桂等人大加封赏,尤以阿桂为最,班师叙功位列第一,以功封一等诚谋英勇公,授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但满朝文武都看出来,乾隆是以此为借证,真正想赏赐擢升的是对王擅望一案有功之人以及——在甘肃善后尚未及回师的福康安。果不其然,十天之后,乾隆有旨着闽浙总督陈辉祖查抄王擅望的家产,并以此功晋十五阿哥永琰为嘉郡王,赐珠缎,如意各十二箱;户部尚书和珅再授正红旗,补正白旗副都统,升御前大臣,入军机处行走——至此,和珅同福康安一样,掌控两旗,官居一品,朝堂之上人莫能及,百官终于渐渐回过味来——打压和珅已属万难,为全己身,便惟有附之。

  于是,以苏凌阿,吴省兰,吴省钦,海成等人为首的一gān官吏主动示好于和珅,乾隆朝之“和党”,至此初具雏形。

  “给王爷请安。”于敏中一拉袍子就地跪了下来,这是他连续一个月求见永琰未果后出的下策——亲自到永琰上书房回乾西五所的必经的钟斯门来堵人,此时他也顾不上要避人耳目,他本能地觉得这位一直暗中支持他坐上领班军机的皇子此番甘肃放差回来,对自己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

  “唔?于中堂?请起请起——”嘉郡王永琰眼珠一转,登时又挂上了一副沉稳的微笑,边走边道,“皇上今天不是去了圆明园?怎么于中堂没有随行啊?”

  “这个……军机处事繁务重,奴才着实也走不开。”于敏中低了头易步易趋地跟着,永琰脚步不停,一笑而过,阿桂出兵放马多年回京之后立即补入军机,乾隆倚重之心不言而喻——这于敏中吊书袋文官一个,打打太极拳他行,真有什么要务他能抵什么使?乾隆此次去圆明园消寒赏雪,原本年年都会带上于敏中纪晓岚等文臣词客助兴,如今纪晓岚远在乌鲁木齐,于敏中自山东贪墨案后就渐有失宠之忧,乾隆这回只带上了和珅福隆安等年轻一辈的近臣并年幼的阿哥格格,也无关乎于敏中心里忐忑。“那很好,桂中堂这次回来,于中堂就有了个帮手,什么事也都能商量一二了。”

  永琰这番不着边际的敷衍,叫于敏中心里一凉,瞅着没人,就弯腰在宫墙角下跪了:“爷,您可得给我出个主意!”

  “这是怎么了?”永琰看了穆彰阿一眼,后者会意,自去把风不提。

  于敏中灰着张脸,将刚得到的信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乾隆在‘天地一家chūn’设午宴的时候,十公主——那是乾隆晚年膝下最爱的小女儿,也不知怎么的闹脾气不肯出来吃饭——乾隆秉xing严子纵女,也舍不得骂上一句,下旨谁能令十格格出来用膳赏御赐倭刀一把。可一gān近侍大臣小阿哥们都没法使这个小祖宗开心,惟有和珅早就察言观色记在心里,最后拿了套小阿哥穿着的男装给了十格格换上——原来是十格格早上在熏炉上烫坏了身上太后赐的金裘衣,怕羞不肯出来——乾隆见着自己小女儿扮成男孩说不出粉雕玉啄,不由地哈哈一笑,抱起小格格问“谁把你打扮的这么英姿飒慡哪?”小格格就咯咯笑着说和珅和珅,乾隆佯装生气,道:“和珅和珅的,这是你叫的?叫和大人!”十格格倒不怕她威严的父亲,因笑嬉嬉地猴在他身上:“大家都是大人,这么叫多没意思呀?”和珅刚跪下去道:“格格随便怎么叫奴才。”“这不好。”十格格又不乐意地皱皱鼻子,忽然咧嘴一笑,拍着手道:“我看你这么高大,原也是个‘大人’,既不愿做‘大人’,那就叫——‘丈人’吧!”说完还用手比了比,“有一丈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