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高_作者:浮生偷欢(68)

  原来骤遇大丧,内无嫡嗣,外有qiáng敌,老成宿将,又多在外边镇戍,章后不敢将陈霸先辞世之事公诸天下,却不敢瞒百官,将qíng况告诉了众官,章后曾在朝堂上哭泣道,“如今我妇道人家,实在不知如何是好!望诸卿能拿出好主意来,以安国家。”中领军杜棱与中书侍郎蔡景历,入宫定议,拟立临川王为嗣。当时章后并无异议,遂遣使至军中令陈茜还朝。

  朝中消息灵通者早知道临川王有望继承大统,怎会不来好生巴结,一旦陈茜称帝,巴结对了的人当然会因拥护有功而上新帝的心,以后升官发财当然是免不了的。

  一时之间,访客络绎不绝,官邸外车水马龙自是不在话下。

  我们入居中书省,由杜棱等启请陈茜嗣位,他辞不敢当。

  安都入内,拜请道:“今日继承大统,舍王为谁?王当顾全大局,不宜拘守小节!”

  陈茜含糊说道,“就凭诸君作主吧。”

  我心中暗笑,好陈茜,果然不亏是枭雄人物啊,心里盼着那大位,却又假意推辞,显得是身不由己,由众人将他拱上了大宝。如此,得了皇位又赢得美名,真是聪明啊!

  侯安都于是出官邸,召集百官,请章皇后下令,立临川王为嗣君。

  甲寅日。

  太极殿中大红宫柱都用白纸糊了,殿内布着灵幡纸帐,殿正中供着永定帝的金漆楠木棺。

  杜稷再次提出立陈茜为帝。

  丞相出列,却道,“今皇上驾崩,虽太子早夭,其余诸王子尚年幼,然嗣子昌仍在。世子虽身处北方,但先帝一直盼王归来,因而太子辞世后,一直未曾立储,虚悬东宫,以待世子。先帝虽未定如今何人入嗣,但以其原意,臣窃以为,应待世子自北朝归来再议!”

  章皇后点头称是,“卿之语,哀家以为正确。”

  丞相得此言后,jīng神大振,复又说道,“臣以为,当下之计,宜派遣使者至北方将世子迎回。北人虽一直未还我世子,但此时先帝已薨,北人也非不通qíng理之人,定会让我等迎回世子。”

  章皇后面露喜色,应道,“如此,就请卿家着手安排迎昌归来之事宜吧。”

  百官面面相觑,不敢再妄发一言。

  眼见章后变心,我心里一急,但一转念,想到的确如此,陈茜这回自甘推让表现得太好,而章后本人少断多疑,又挂念着嗣子,以理qíng而言,她自然希望是由自家孩子继承大位。陈茜继位后会如何待她,她并不知,但由其亲子继承大位,对她只有好处,只是苦于当日杜棱等的建议合理合qíng,不得不应。如今丞相公开表示支持陈昌,显示朝中并非无人支持由陈昌继位,她自然会踌躇不决。

  此时,诸公卿大臣眼见皇后变心,yù改立陈昌,自然也不敢再多说。是啊,如今谁敢多言?若提议仍由陈茜为帝,但结果却是由陈昌回来继位,岂非惹祸上身?若拥陈昌,到最后却还是由陈茜登位,那不是糟糕之至?--这上下,谁敢妄议?一旦选择正确,那就有了拥立之位;但若选择错误,新帝一登基,随便安个结党营私的罪名,一生辛苦,就徒劳啦。一荣一rǔ,关乎一世官宦,怎可小视?

  一时之间,太极殿内,一片寂静。

  突然殿中有人朗声道:“今四方未定,何暇远迎?临川王有功天下,应该嗣立!“原来,是侯安都!

  侯安都厉声说道,“如今四方未定,内外jiāo困,先帝诸子中,太子早夭,而世子归期未定,国不可一日无君,怎可一直群龙无首?!临川王乃社稷栋梁,天下皆知。临川王如不继续大统,则大陈危矣!”

  奇了,他怎的会如此为陈茜卖命?

  没来及深思,便见侯安都走出队列,拨剑,环视四方,微微笑着,满不在乎的说道,“今日之事,后应者,死!”侯安都皮肤黝黑,大笑之时,更映得一口白牙带着森森之意。此时他那虎视眈眈的神qíng,竟像极了yù择物啮食的野shòu。

  见他那凶神恶煞的样子,众人皆被其震摄。

  剑身泛着森森冷光,百官面有惧色,开始齐声赞成。

  “臣也以为临川王有功于社稷,不立临川王,非国家之福。”

  “王爷一向保家为国,实乃栋梁之材。惟王能安天下。”

  ……

  官吏中大部分是早被我们拢络好的,此时,侯安都一bī,自是声声相应,惟丞相仍面有不服之色,章皇后也并没有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