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必你cao心。”傅夫人掀起帘子看车外,“一会儿记得说话要谨慎,没问你的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地回答,知道么?”
“嗯。”
在一片忐忑中,书辞来到了奢华富丽的紫禁城。
大冬天里的宫墙比以往更加凄清,深灰的颜色与天空的暗沉jiāo相辉映,遥遥的北风送来远处寒梅的冷香,沁人心脾的同时又不寒而栗。
见惯了气派的王府,再打量皇宫,景致无非是大同小异,这种地方住久了,即便是雕梁画栋,也总有看腻的时候。
大半年来经历了太多的事,连避暑山庄都感受了一回,书辞已不再是最开始那个见什么都稀奇小姑娘,举手投足间镇定了不少。
傅家夫人看在眼里,目光中带了几分赞许的神色。
由内侍引路穿过长定宫的花园,西面是礼佛的祠堂,北边就是正殿,两座石制的宫灯旁各站了一个宫女,笑容端庄地冲她们略一颔首,款步进去通报。
不多时便折返回来,欠了欠身,轻言细语:“夫人里面请。”
老太后大寿,殿内特地布置过一番,大概比平时更加辉煌夺目,其中坐着一群不认识的皇亲国戚,当真是如书辞之前胡诌过的那般,有股皇室的贵气扑面而来,迫得人胆战心惊。
仓皇一瞥间,她看见了那位曾邀她赴宴的庄亲王,他还是老样子,温文尔雅,此时正悄悄地冲这边颔首一笑。
不知为何,这个不经意地动作莫名让书辞安心了许多。
当今太后就端坐在上面。
书辞没敢抬头,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礼。
随即她听到一个威严中带着温和的声音,“免礼吧,起来我瞧瞧。”
太后比傅夫人要年轻一些,但也是四十好几的人了,看得出来她年少时或许个脾气极好的大家闺秀,温婉贤淑……类似于言书月那种。
可是在宫里不会存在好脾气的太后娘娘,她是从贵妃被抬到皇后的位置的,能做到这一步,自然有她的心机和手段。
哪怕是再弱不禁风的女子,进了宫也会拔苗助长一样地被无数支手打磨得锋利异常。
“你的事,我已经知道了。”
太后细细端详她,语气里颇有怜悯之意,“也是个不容易的,长这么大了,才知晓自己亲生父亲是谁。”
在外面沈怿给她编的谎是傅家二爷失散多年的亲闺女,这么快就要直面这个头衔,书辞一时不知要怎么回答,半晌才讪讪应了。
“怿儿是个bào脾气的人,我忧心他的婚事很久了,难得他中意你……挺好的。”太后靠在椅子上,手里捏着蜜蜡佛珠慢慢地数。
想了想,书辞还是决定给沈怿挽回半点颜面,“太后多虑了,王爷……其实面冷心热。”
“你也不用替他说好话,有些事qíng我比你清楚。”她微微一笑不以为忤,“两qíng相悦是好事,我不是个不通qíng理的人……傅家为我大梁世代尽忠,你乃武将之后,怿儿也是打小舞枪弄棒的,在这点上你们俩倒很合适。”
太后好似对她非常满意,一直在含笑点头。
书辞有种错觉,她这回找她来更像是着急把沈怿给qiáng买qiáng卖地送出去,比市场上挑菜还要随便。
就在殿内气氛其乐融融之际,冷不丁有人开口:“可我怎么听说,书辞姑娘是当年梁秋危的后人,不是什么功臣的遗腹子。”
这语气很是熟悉,书辞一转眼便见到了坐在公主旁边的安青挽,一面惊讶于她是怎么能混进这种场合的,一面又奇怪她是打哪儿得知的。
话语正落,太后的脸色却微妙的变化了一下。
第七一章
梁秋危曾经是太后的心腹, 不管其结局如何,终归是给太后卖过命的,乍然蹦出这么一句惊悚的言语, 且不论是真是假, 面上最难看的肯定不只是书辞。
这个时候,在场众人无不认为说此话的是个脑子没长好的缺心眼。
安青挽被三公主皱眉使眼色地拿手肘捅了捅, 一脸倒霉样地闭了嘴。
太后沉默着没有吭声,傅老夫人眼观鼻鼻观心, 当下含笑着给了个台阶:“安姑娘说笑了, 那梁秋危可是太监, 太监又怎么会有孩子呢?阿辞是我傅家的骨血,言大人临终前留有遗言,如假包换, 错不了的。”
此时,专注喝酒地沈冽淡淡笑道,“安大姑娘真是语出惊人,这般稀奇古怪的段子也想得出来, 为了博大家一笑,可谓是煞费苦心了,小王在这儿敬你一杯, 先gān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