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_作者:晓渠(36)

2017-06-24 晓渠

  “一言为定!”知秋立刻说,也袒露出愉快神态。

  “朕记下了!”洪煜说得高兴,回头见太监在不远处的“轩然阁”点了灯,桌子也摆上,正往里头搬碳火盆,便对叶知秋说,“走吧!关外上供来的好酒,今儿个刚入京,朕赏你些尝尝!”

  知秋脑海里挥不尽片刻之前,洪煜的沉重和无奈,即使等上了皇城之巅的一代君王,在愁绪的极端,也只能一笑置之而已。影影绰绰的重重殿宇,处处宫门,灯,是一盏接着一盏,亮了起来。

  从“轩然阁”出来,天黑得透,多喝了几杯,叶知秋觉得腿软,想直接回小院,刚走出来,就有小太监跑过来传话,说叶将军派来的轿子在宫外等着呢!知秋没有醉,想大哥这么晚非要自己回去,大概也是有事商谈,于是扶了个奴才往宫门那里走。

  冷不丁想起皎儿那里还没来得及办,正懒得再折回去,偏巧看见钟卫急匆匆地走过来,便将他叫到跟前,与他大概说了qíng况。

  “我得回叶府,你去我那院子,让于海给皎儿先安排地方过夜,再跟内务府那头打声招呼,他跟那头熟着呢,不碍事,我明儿回去再办别的。”

  “好,我这就给大人办去!”

  钟卫答应得响亮,知秋却给他身上的香迷惑住:“你个大男人,身上怎这么香?”

  “哦,”钟卫不好意思地笑笑,“旁人给娘娘送了做什么花露水的方子,宫女这两天赶制着呢,忙不过来,我就帮帮她们。怎么知道,那东西真好用,连臭男人也都给熏得香香的,娘娘肯定喜欢了!”

  “哪个宫女?”知秋借着酒劲儿取笑他,“是你看中的媳妇儿呀?”

  “不是,不是,娘娘的宫里管教得严,我一个小小护卫,哪里敢动那脑筋?”

  知秋被钟卫脸红的样子逗笑:“行了,行了!去吧!”

  “哎,叶大人好走,我这就去给于公公传话儿去!”

  不知是不是酒劲儿昏了头,知秋怎么觉得钟卫好象走错了路?匆忙跑开的方向,不是去自己院子的路吧?他摇了摇头,也不再去想,酒虽暖身,这天儿可真是不暖和,只想快点回到大哥的家里,靠着热乎乎的碳火炉,跟大哥说说话儿,再睡个舒服。

  府门前点了两只大红的灯笼,上面烫金的大字也显得气派。管家等在门房走道里,见叶知秋下了轿,连忙迎接上去,一边jiāo代说:“将军在书房会客,要三公子先回房等,有话与您说。”

  叶文治办公的书房,连知秋也不敢冒然闯进,经过回廊时,却见对面书房那院的门开了,走出一四十多岁的男子。天色暗,又离得远,只在那人经过一只廊灯的短瞬,知秋定睛看过去,却有些吃惊。虽做一身汉人打扮,来人脸上轮廓极深,不似中原之人。

  知秋也飞快地闪身,回到自己的房间,才坐下不久,叶文治便在外面敲门了。走进来,手里拎着一只藏青的坛子,见他酒气未散的模样,淡淡笑了:“托朋友从南疆带来一坛好酒,本想犒劳你,不想你现在是不缺酒喝了。”顺手放在一边,“皇上对待你,可真是与众不同。”

  “大哥叫我回来,可有什么事?”

  文治拉着知秋坐下,开门见山便说:“如果大哥要再出征,你可愿跟着去?”

  知秋却是为着突然的话楞了,他端详着大哥的脸,带着温和的笑,却不似玩乐,一副认真模样。心里盘算着,大哥说的大概是南方的匪事,现在qíng况并不乐观,皇上这两天,时为糟糕战事烦恼,年过得也不顺心。

  “耗费那么些银子,几万jīng兵折腾好几年,你觉得这仗,皇上还想打下去?”

  文治看出知秋的周旋,心下顿时有些不知味,这孩子几时学会兜圈子了?

  “依皇上的xing子,决不会轻易言败。”

  “那大哥呢?”知秋觉得身上的酒气消散不少,也不再掩藏疑问,“刚从边关回来,兵将还未修整好,就打算再出征?”

  “皇上跟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知秋借着残余酒力,大胆问道,“大哥不喜欢我呆在宫里是不是?所以要找机会带我离开?”

  叶文治本想说,宫里生活不适合他,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这样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呵护了十八年的孩子,已经长大。一直以来,自己尽量让所有不利于他的事不得近他之身,只要将他严严密密地圈在自己的保护中就好,而现在的知秋,不会乖乖地老实地呆在自己的身边,他想得勤,看得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