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祖龙,龙井茶来一发?_作者:柠萌猫(101)

  此策一出,轰动朝野。

  有识之士皆能看出,若这军政制度真的能实施,那么秦国的军力将番上一倍不止。

  六国至此终于轰动。谁都知道,秦国qiáng主已出,战事将不再向这十年中的一样儿戏。

  吕不韦在囚笼之中听了这军政制度,沉思良久,终于大笑出泪。连呼:“我看错了,我看错了啊!”

  这般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当年怎么就觉得是只万事都需要依附于他的小绵羊呢?

  秦王啊,好伪装,骗过了他的眼。果真是好伪装。

  吕不韦悲伤之余却又忍不住想:或许六国真的要完了。或许真的是上天看中秦国历代都在为一统天下而奋斗,所以果然赐给了秦国一个能担当此任的后代。

  六月,嬴政封蒙骜为右丞相,处理军国大事。

  甘罗为左丞相,管官员和律法。

  芈井为大将军,统帅秦国兵马。

  众人自然是大哗,而嬴政将龙井在边塞七年征战履历让赵高一一念出后,众人便又没有了办法。而甘罗,则在为相第二日便起身去了楚国,一番巧舌如簧,从楚国处轻松拿回几万石粮糙和无数金帛。自此朝臣对其为相之事哑口无言。

  英才出少年,少年君主,少年臣。

  少年的秦国,在六国的惊慌目光中,已势不可挡。

  龙井此时正拿着嬴政给的军政制度细看,说是军政制度,其实细细一分,不过几项:

  一年一征兵,数量按郡县人口以法明确。

  要塞修葺,巩固边防。

  兵器统一打造,务使兵士无论去哪个战场都能快速使用习惯兵器。

  甲胄制作创新,百姓若能制作,则可以充徭役。

  买马为主,养马为辅,农耕为重。

  兴建外郡仓,供以大战就近取粮。

  车马施行征发制,不打仗时车马归附近郡县百姓耕种使用。

  军功爵赏赐,战死军士家属安置和赡养……

  龙井认真地看着嬴政给他的整肃方略,不禁倍感事体重大,与其余六国相比,秦国的涉军政务应当说是实用有效的,且行之百年已成传统,朝野并未有不变不足以应对大战的紧迫。

  然与嬴政提出的方略一比,立即便觉出了原有法度的缺陷。譬如兵员,秦国历来是在三种qíng势下征兵:一则是大战之前,一则是大军减员十万以上,一则是大败丧师之后朝野汹汹复仇之时。

  如此征兵,因了兵员入营训练的时间较长,不能立即与战阵之师融为一体;为了最迅速地形成战力,有征战传统的老秦部族往往是成年男子全体入军,而偏远山乡的渔猎游牧族群则往往一卒不征;时间一长,关中老秦本土的男丁人口便始终紧缺,形成“田无jīng壮,家皆老幼,市多妇人,工多弱冠”的现象!

  若以嬴政之法,年年以人口多寡由郡县定制征兵,非但成军人口大为扩展从而源源不断补充大军,且每一次量不大,使新兵训练可充分利用无战时光从容进行。最大的好处,便是使关中老秦部族的人口得以渐渐恢复,本土元气渐渐充盈。

  再譬如兵器打造,秦国历来是由官府作坊与军营作坊完成的,各种兵器的打造规格则完全以工师传统而定。骑兵剑之长短轻重与用料总有种种差异。步卒之长矛盾牌亦各有别,同是木杆,木材遴选各异,长短粗细亦无统一尺度。

  尤其是大型兵器如驽机塞门刀车大型云梯等,部件虽则大体相同,然因其小小差异,根本不可能通用。其中驽机使用的箭镞箭杆消耗量最大,然打造箭镞的数十家作坊属铁工,制作箭杆的作坊属木工,打造也是各有尺寸,乍看差别不大,然装配为整箭用上驽机便往往不能配套连发。每逢大战,军营必要忙碌甄别仔细挑选,将配套的驽机长箭一一归置,否则便会在危机时刻导致战败。

  而以嬴政之法,将所有兵器部件的规格尺寸及用料标准等等一律以制度颁行所有作坊,且在兵器部件上镌刻主管官吏与工师姓名,但有尺寸不合,便可立即查处!如此统一尺寸材料的兵器部件制度若得施行,秦军的战力无疑将会有一个巨大的跨越!

  可这法略好是好,就是其中繁难琐细太多,实在是难以归置得整齐。

  “阿政,你这些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很困哪啊!”龙井翘着腿说,“三年真能弄好?别忘了,咱们这三年可不是停下来光弄这个,咱们要打仗!要打仗!你可千万别告诉我不打了,魏国那群guī孙子,我一定带兵弄死他们,当年渑池那一城的血可不能白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