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样的选人到规划路线,郑国在韩国则需要至少一个月半的时间才能完成--因为韩王的不重视和不配合。
这头郑国开始兢兢业业地为秦国整治水利,那头龙井却在和嬴政算计:“咱们先把韩国给打下来,把郑国全家都接到韩国来,不然省得韩王又起什么幺蛾子?”
“韩国的实力是最弱的,且又离我们最近,最关键的是,历任韩王都胆小怕事,和别国的约定常常说变就变,恩,打韩国可行。”嬴政算计着。
“还有甘罗不是说他师兄韩非是个人才么!”龙井拍掌,“接过来,还有什么荀子,可以喊过来帮咱们研究字啊。选个简单点的,咱们以后统一了天下就能统一文字了!”
“韩非是个结巴,”嬴政皱眉道,“学问做的还行,我倒是对甘罗口中那个李斯更感兴趣。”
“甘罗说了,李斯不是什么好人,见风使陀的。”龙井漫不经心地说。
“那又如何,只要他有本事,”嬴政笑了,“大不了,他有异心的时候,咱们就一刀砍了他。”
“这样行,”龙井说,“那就打吧。”
“不急,”嬴政笑了,“你刚刚说要郑国的家人和韩非,咱们先让韩王把人给好好的送过来。”
“这样也行?”龙井睁大了眼。
“当然。”嬴政笑了,“你别急着跑去军中,等个几天,你就能看到韩王有多善解人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更新了,好累好累。
☆、第 44 章
果然,当韩国听说秦王想要郑国的家眷,还要韩非做质子的时候,立刻屁滚尿流的将他们装车打包,毕恭毕敬地送往了秦国。
送完了,还举国欢庆,自觉秦国一定不会打自己了。
然而,韩国果然是太甜了。
正当韩国在举国欢庆自己终于不会被秦国盯上的时候,秦王嬴政正在咸阳宫议事殿中商议攻六国之大策。
而参与的人,便有蒙骜、甘罗、龙井、王翦、蒙武、蒙恬等裨将。
“既然大家都商议妥当了,便依此行事,”商议至尾声,嬴政笑道,“蒙骜将军,您来重述一遍!”
蒙骜起身,当仁不让:“一、全力全力攻赵,争取中原中心地带。二、顺道灭韩,去除侧背威胁。三、威胁魏国合作,用为征赵军后方。四、暂与燕楚修好,但加qiáng对楚过的防备。
五、中立齐国,避免齐援助赵国。”
嬴政点了点头,又道:“芈井将军,请你来说下如今大军准备的qíng况!”
“好!”龙井起身,“我大秦目前已有jīng兵七十三万。依照之前王上给出的军政新策,我大军……”
“……此时,大将军桓齮已率廿万大军赴赵,正接近赵国旗阳地区部署,等待的攻击命令。”龙井汇报完毕,复又坐了下来。
“甘罗,你来说一说我们的粮食筹备qíng况。”嬴政又点了甘罗。
甘罗起身,立刻汇报出一串数据。最后,他补充了如今各国重大变化:“特别要说的是,秦国之前在我国与赵国的征战之中,没有按照赵国的要求提供赵国粮食,导致赵国战败。可自齐国太后离世,齐王田胜逐渐与赵国jiāo好,需要注意,我们一定要防止他们联盟!”
“另外,燕国和赵国之间一直有战争,燕王对我大秦一直很友善,必要的时候,咱们可以邀请燕国一起来痛击赵国!”
甘罗坐下后,王翦又站了起来:“我想说的是关于齐国的问题,齐国太后在世之时,与我大秦jiāo好,如今虽态度略显暧昧,但若要使齐国不助赵国,我觉得还是因怀柔为上……”
蒙武却提出相反意见:“此言差矣,齐国国君田胜欺软怕硬,若是一味怀柔只恐让其更加肆无忌惮,不若qiáng硬警告……”
“齐国如今不稳,政策摇摆不定,若qiáng硬威胁,等于bī齐国走上与赵国联合……”尉缭却同王翦持同样态度。
“可若是我们向齐国施加怀柔之策,答应给予优厚中立条件,齐国自恃qiáng大,又有左右战局的能力,一定会狮子大开口,开出我们无法接受的条件,反而会弄得谈判不拢,反脸成仇,这才是驱使它与赵联合的危机。因此,假若一开始我们就采取qiáng硬态度,齐国升平日久,朝野上下都恐惧战争,这可收先声夺人、事先哧阻的效果。”又有一裨将起身款款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