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燕代军无处可退,奋力死战,两军接战三天两夜,杀声震天,燕代军伤亡惨重,秦军幸有龙井这个bug存在,是故伤亡不算太重。
而jiāo战正酣之时,燕军忽然传出谣言:蓟城之中,燕王同太子姬丹已经率领jīng兵奔走辽东。秦军之所以少伤亡,乃天派使者相助。此消彼长之下,燕代联军士气一落千丈。
第三日,易水上游忽然漂下多艘无人空船,再加上一些东岸运补的船只抵达,这下求生有路,燕代联军不顾杀敌,纷纷夺船逃走,甚至为了夺船互相残杀。
五日以后,易水之东燕代联军被歼殆尽,两万人死在易水中,河水为之染红;众多尸体堵塞在一些支流处,河水为之不流。
龙井乘胜渡河追击,包围了蓟城,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克。他发现李信判断完全正确,燕王和太子丹早已率jīng兵东走辽东,但途中遭到李信的追击,太子丹率部份军队逃入衍水地区。
李信派使者送信给上谷代王,言说只要给太子姬丹的人头,此番就可以放过代地和燕国。代王嘉同群臣商议后,传信燕王喜,于是,燕王喜送信给太子姬丹,要他自刎。
龙井拿到姬丹的人头,观赏了一番,依言收兵,回到了秦国。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战,楚国。
☆、第 58 章
龙井之所以拿了姬丹的人头,就立刻回到了秦国,并不是要真的为了履行同代王的约定,而是,他不得不回去。
秦国大殿之中。
秦王说出要攻打楚国之后,昌平君的脸色就变了。
当年嫪毐之乱,昌平君立下赫赫大功。而华阳太王太后离世之前,给龙井的名录上最能信任的人,第一个,便是昌平君。
楚国与韩国世代与秦同姻亲。为秦国最大的两支外戚。
昌平君本人更是如今楚王的亲叔叔,不得不承认,他在秦国剿灭其余国家的时候,为秦国处理军需,任劳任怨,且从不徇私枉法。
可如今,当嬴政说出要灭楚之时,第一个激烈反对的人,却是他。
所有人都呆了。多年来,他们几乎都忘了,昌平君其实并不是老秦人。
“我也反对!”早已同嬴政通过气的龙井也站了起来,“我反对攻楚,这个大将军,我不做了!”
众人俱惊。
继而,又是释然。
是了,这两个都是楚国人。若他们不反对,要去攻楚才是真正的为人不齿。
龙井拂袖离开议事厅,做足了一场好戏。
昌平君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眸中却出现了异光。
嬴政看向其余将领:“不必管他们,继续,此次攻楚,谁敢去?”
“我!”李信站了起来,“我只需二十万兵便能攻下楚国!”
嬴政转向王翦:“王将军呢?”
王翦仔细一想:“非六十万大军不可。”
“六十万?”嬴政变了脸色,“这,这岂不是我大秦所有的兵力都要去?这般小小的一个楚国,也值得我大秦出动所有兵马?”
话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秦王的意思了。
唯独王翦心头摇头:王上果然是骄纵了。
也难怪,不过一年,已然连亡二国,这等战绩放在一个不过二十二岁的少年身上,的确是太过璀璨了。
“王将军怎么看?”嬴政故意问。
王翦只能叹息:“英雄出少年,末将无话可讲。”
嬴政看着王翦鬓边白发:“将军果然老了,心xing胆量大不如前。”
王翦趁机起身:“请大王准许末将回平阳故居养老!”
“王将军对寡人刚刚的那句话生气了?”嬴政不免有些不高兴起来。
“臣怎么敢?"王翦依然俯身禀奏秦王政:“末将长久在外,历经风霜,四肢关节患有风湿痛,发作起来痛苦难以忍受,恳请大王赐末将归乡!”
嬴政犟脾气上来,立刻允了。
此时,近侍来报,言韩地新郑反叛,杀害了秦所派地方官员,当地驻军太少,镇压不住。而反叛的原因却是受了魏国的挑唆,毕竟魏国大梁与新郑只隔着一条huáng河。
嬴政微一思索,便让王贲领军回师新郑,镇压叛乱后,再攻打大梁,而如何对反叛的韩国百姓。
他本yù说抓了去修水渠,却又想到不知为何,在百姓之事上永远斤斤计较的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