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宫斗_作者:忘却的悠(217)

2017-06-14 忘却的悠

  只有少数少女装扮的,特别介绍了一下,那也是已经定亲的。

  当然也有带着妹妹或者女儿来的,那也是已婚的。

  着重对韩少军这么介绍,主要是为了避免后妃和帝王认为他们有送女的含义。帝王乐意与否不知道,但是后妃绝对不会高兴这点。

  再说了,他们也是正统的文会,没人搞这种小花样。

  当然现场也不全是家眷,文会上传统,负责把诗词配曲唱出来的歌jì还是有的。但是歌jì,哪怕再清白,再有才华,也是不会被带回皇宫的。

  韩少军身边的这位夫人可以说是介绍得相当的认真,隐隐透露着对这次文会组织细节上的自豪。

  “夫人瞧那几位。”那位在韩少军旁边介绍了一路的少妇,现在的介绍重点就是那些名jì。

  能被邀请来chūn日文会,这次还是皇上来的文会上。

  那自然不是普通的角色,绝对名镇一方的大家。必须年轻貌美名声在外才华横溢的清倌才行。

  这容貌不太方便夸赞,但是才华能夸啊。

  今日在场的一共有五位,全部有头有脸,还有佳作传出,被广为传颂。

  没错,她们自己写的。而不是唱别人写的。

  要不怎么人家是与众不同的大家呢。

  要不是今日皇上在,还不一定能请到人呢。

  负责介绍的少妇,正在兴致勃勃的介绍着这次文会中一切细节,他们为了接待皇帝和宠妃,可是对往日的文会步骤,进行了不少调整。

  务必让沈静姝这个宠妃能体会到他们的用心。他们的改革和突破,他们潜在的文学修养,江南的学术氛围,我们这群人的才华品格等等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连细节都做的那么好,成功不是问题啊。

  这位少妇详细体贴的说着,韩少军却是冷汗冒出来了。

  英文他发现了一个自己忽略了一个细节,不,是重大问题。

  他自己本人的文学素养!!!

  这场文会,皇帝来参与是本来就说好的事qíng。地方这边展现一下我们新生代的实力(平时这文会年长者也是有的,今年年轻人为主,原因嘛,大家懂的。年轻人才有展现才华的迫切需求。)

  皇帝也来展示展示自己的学识文采,重点表明自己的不是莽夫和文盲。

  其实作为一个皇帝,最主要的是品xing个xing,治国方针,用人手段。而不是诗词歌赋外加人生哲学。

  可前者不方便讨论和展示啊,那就只能玩后者了。

  司轩怎么展示怎么拉拢怎么畅谈人生是他的事qíng,现在的重点是,这个文会貌似是男女混合双人赛!

  难怪之前内定了慧昭仪。

  带着她来,妥妥的碾压众人,连脚趾头都不用担心。

  但是慧昭仪因为自己一时多嘴,现在正在京城埋头苦gān,务必填出一个千古名词,来配那首神曲。

  而司轩对慧昭仪没来也没多大意见,这次文会是jiāo流为主,不是拼杀个你死我活,而且双人混合中女子只是副赛。

  略作展示,带着沈静姝也够了。

  很好,问题就是在这里了。

  沈静姝,安平侯的孙女,中书侍郎的沈昌荣的女儿,耽美书斋的千金。学识文采比不上慧昭仪,但是拿来撑场子还是够的。

  不擅长诗词歌赋?没关系。

  连对对子也不会?更没关系。

  chūn日文会很体贴的为上位者搭好了各种台阶,如果上位者喜欢写诗写词,他们就听着捧着。如果不喜欢,或者他们绝对自己的水准比不上文会中的个人,不想献丑。

  可以安静的坐在那里,最后做个裁判点评一二嘛。

  如果这都做不到,那简直不是名门千金的配比。

  这不,那一路介绍到现在的少妇正用亲切的并且期待的目光看着她。

  能派来接待的自然是人jīng,眼角瞄到沈静姝在谈到“夫人也能一舒才qíng”的时候闪过的一丝不自然,想起了沈氏女“内向安静”的传言。

  立刻话题就变成了“到时候夫人做评判的时候,可得偏向我一点。就一点点。”

  俏皮的讨着“后门”,活跃气氛。

  “……好。”可是他连评论也不会啊!

  直接举例。

  jī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名句!好!

  好在哪里?

  韩少军:好背。

  没错,就是好背。对于学生党来说,一首古诗优美与否,不重要。一首古诗内藏什么深刻的含义,也不重要。一首古诗用词那么缠绵,到底是想老婆了,想基友了,想皇帝了,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