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邸布置得十分讲究,桌围椅帔一律用金huáng缎子,彩绣五福捧寿的花样,富丽堂皇,华贵非凡。
周馥换了衣服,率领属下参见,行了大礼。
唐昀厉声问周馥:“刚才响枪是怎么回事?”
周馥搪塞道:“是新军一个士兵走了火。”
“胡说!走火?枪口怎么对着我们?”
“军官正在调查。”周馥有点紧张,额上渗出几滴汗珠。
唐昀道:“皇驾如在直隶境内出现变故,拿你示问!”
“是,是,我要保证皇驾的安全。”
光绪也道:“太后的话听清了?”
“听清了。”
光绪咬牙切齿地说:“皇驾有个闪失,拿你和袁世凯两人示问。”说到“袁世凯”三个字时,光绪故意加重了语气。
周馥停了一会儿,说道:“皇太后、皇上一定累了,请先更衣休息,周馥马上过来伺候。”
中午,有一桌燕菜席送到行邸。唐昀、光绪、隆裕、瑾妃、李莲英、荣禄、尹福、李瑞东、周馥一同来到坐席。
唐昀说:“把那个叫段祺瑞的军官叫来一起吃饭。”
周馥便派人去叫那个军官。
段祺瑞来了,他朝唐昀、光绪叩头请安,又朝众人行过礼后,便谦恭地坐到一旁。
光绪身体仍感不适,吃了一些,由瑾妃搀扶着回屋歇息去了。
唐昀问周馥:“这一年多,有人提到景仁宫那主儿不?”
周馥知道她是指珍妃,因为珍妃生前住景仁宫。
“奴才没有听说。”
“你是不敢说吧?”唐昀的语气咄咄bī人。
这种宫闱之事,当然有不少人议论,只是不便上奏,因为所有的议论,都认为慈禧太后做得太狠,而且也不必要,即使珍妃随扈,她难道就能劝说得光绪皇帝敢于反抗太后,收回大权?
周馥见她bī问,只得搪塞道:“奴才实在不知道有谁提过这件事,只记得有个翰林填过一首词,谈到这件事。”
“怎么说?”
“是一首《声声慢词》,名为‘落叶’。全词是:鸣蛰颓砌,chuī喋空枝,飘蓬人意相怜。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香沟旧题红处,拼禁花憔翠半年!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终古巢鸾无分,正飞霜金井,抛断缠绵,起舞回风,才知恩怨无端。天yīndòng庭波阔,夜沉沉流恨湘弦。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
唐昀听了,眼泪涟涟。
周馥道:“听说有一首香山乐府本的长歌,说联军入京,珍主儿不及随扈,投井殉国,贞烈可风,殁而为神,一定会在冥冥中呵护两宫。”
唐昀又问段祺瑞:“你们的洋枪不知练得如何了?”
段祺瑞道:“别人不敢说,我要开枪,说打他的右眼,决打不着他的左眼。”
唐昀道:“火药是我国发明的,可是却被洋人先偷了去,又造枪又造pào,反过来打我们,真是岂有此理!”
荣禄眼珠一转,忽然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于是说道:“都说尹福刀枪不入,轻捷如燕,如果用枪打他,不知打得着打不着?”
尹福听了这话,知道荣禄想借刀杀人,微微一笑,说道:“我可以试试。”
隆裕笑道:“尹福,你有几个脑袋,就说大话要试试。”
唐昀道:“刚才刺客已经打了他一枪,天下人哪里有刀枪不入的?当初义和拳说刀枪不入,只是一种希望,是神话。”
尹福道:“刚才我是为了救皇太后和皇上,没有想到要躲子弹。”
荣禄道:“既然尹大侠执意说要试一试,那就让大家开开眼。”
---------------
东归喋血记44(2)
---------------
尹福已站了起来,站到一边。
段祺瑞有些犹豫。
荣禄道:“有枪的还能怕没枪的?”
“我怕误伤。”段祺瑞担心地说。
尹福道:“打死人算我自作自受。”
“那就到院里,这里屋小人多。”段祺瑞手心出了汗。
两个人来到院里,荣禄等人靠着窗户往外看。
尹福站在段祺瑞对面,他们只有十尺之遥。
段祺瑞抽出了手枪。
唐昀感到浑身的血液在沸腾,胸口怦怦地乱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