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鬼张三_作者:张宝瑞(114)

2017-06-21 张宝瑞

  “今年8月14日,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在京发起组织筹安会,为袁世凯称帝大造舆论,近日袁世凯又拉拢欺骗一批人在各地活动,投票拥护袁世凯登极称帝……袁世凯称帝预示着中国要亡国啊!好端端一个中国就要败在这么一个败家子手里了!”

  王金亭愈说愈激烈,猛地站住,眼泪“唰唰”而下,忽而叹道:“楚虽三户能亡秦,难道堂堂中国岂无人!”

  张三明白了王金亭的意思,王金亭是要他学荆轲,去刺杀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

  王金亭双目炯炯,眼睛盯着张三,慨然地说道:“张三爷,你我患难之jiāo16年,风风雨雨,胆胆相照,足以见人心!你曾随我下江南剿除贪官洪升,为浙江百姓除害。你曾随我上西藏,为了国家统一,杀了叛匪萨迪,把诏书送到十三世达赖大喇嘛手中。你仗义疏财,不为乌纱、金银所动,上天入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堪称是武林师表、民族典范,这一切我王金亭有目可鉴,终生难忘!如今为了黎明百姓,为了华夏古国,为了使袁世凯称帝不能得逞,也为了废除这卖国的‘二十一条’,我……我想请张三爷,做荆轲、高渐离,去刺杀袁世凯这老贼!……”

  王金亭说完,泪流满面,“噗通”一声,跪在张三面前。张三急忙去扶王金亭,王金亭满面涕流,不肯起来。张三于是也跪下,朝王金亭一拱手道:“王大人是耽美书斋,官宦之家,家有巨财,不愁吃穿,可是却愿为民分忧,为国分愁,为民除害,为正义直抒胸臆,我张三了如明镜,实是赞赏。先生的人格、品质、风度和气质,真是官吏之楷模!如今先生有求于我,实际上是国家、百姓有求于我!我张三一个平民百姓,出身寒微之家,当年学艺时,师父就曾再三告诫我要成为国家有用之材。我已活了53个chūn秋,人世间的酸甜苦辣都尝过了,古代有一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张三愿以生命报效国家,报效黎民,报效大人!”

  说到这里,只听外面有“呜呜”哭声,二人赶紧站起来奔出门外,只见明月高照,秋风飒飒,并无一人。王金亭和张三疑疑惑惑,穿出垂花门,只见有个人影一闪。王金亭喝道:“你是何人?”二人追过去,那个人影不见了。

  ------------

  飞镖刺袁媛文惨死 五四学cháo张三受益(1)

  ------------

  这一天是张三一生中最关键的一天,这一天将决定国家、民族和袁世凯的命运。张三,这位杰出的民间武术家,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勇敢地选择了死。

  他没有把策杀袁世凯的企图告诉妻子。晚上,张氏照常在灯下做着针线活儿,儿子、女儿都已入睡,张三心绪纷繁,他仔细端详着妻子,这个与他相处了30多年的患难女人。妻子为了他脸上又多添了几道鱼纹,头上又多添了几根白发。张三非常清楚,在他走南闯北,四出走镖,尤其是跟随王金亭下江南、上西藏的岁月里,妻子不知储存多少良好的祝愿,不知cao了多少心;孩子们都是她一步步拉扯大的,她真是一位贤妻良母。可是如今他就要离开妻子去gān一件惊天动地的事qíng,也可能一去不复返,会永远地离开她,离开孩子,离开这个温馨的家庭了。可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千千万万的这样的家庭,他只有这样做了,赤条条一到人世,又赤条条离去。他来到南屋,拨亮了油灯,只见两个儿子已进入梦乡,鹤侪和鹤铭挤在一张chuáng上。鹤侪嘴里喃喃说着梦话,他俯下身来仔细谛听,也听不清楚。鹤铭的手臂露在外面,张三过去把他的手臂放进被内,他在鹤铭通红的脸上亲了一下。然后又来到女儿瑾瑛的屋内,女儿睡得正香,均匀地呼吸着,张三把她的散发拢齐,眼睛里不由得滚下一串泪珠。

  张三又回到正屋,悄悄地换着夜行服,张氏见他这么晚又要出去,停下针线活儿问道:“天这么晚了,你又到哪里去?”

  “我去去就来。”张三没有抬头,依旧打着腿上的绑带,藏好了飞镖。

  张氏站了起来,来到丈夫面前,她看到了丈夫脸上的泪痕,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张三问:“你说天大?地大?还是咱们家大?”

  张氏回答:“当然是天地大,天是国家,地是老百姓,咱们家一比当然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