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鬼张三_作者:张宝瑞(13)

2017-06-21 张宝瑞

  于纪闻请张三到后院屋里坐,又叫女儿取过火锅,几个人涮起羊ròu,边涮边聊,话语甚是投机。二喜找来几坛山西汾酒,一忽儿,张三和于纪闻都喝得酩酊大醉。张三喝了足有一斤半汾酒,洒助人兴,话儿象炒豆般蹦出来。张三道:“于老弟,咱们猜个酒谜吧?”于纪闻打了一个哈欠:“猜几个响当当的人物!”张三举着酒杯,打了几个晃儿:“你先说五个,我猜,然后我再说五个,你猜!”于纪闻打了一个酒嗝:“好,你听着,粗中有细。”张三不假思索地说:“张飞!”于纪闻哈哈大笑:“不对,我该撞你脑门。”“怎么不对,张飞可不是粗中有细吗?他长坂坂上一声吼,吓得曹兵个个忧愁……”说着,他举着酒杯转了两个圈,唱起《甘露寺》乔玄公那段京剧清唱。于纪闻笑道:“是鲁智深,这才是真正的谜底。你再听着,寒来暑往……”张三答道:“时迁!”于纪闻点点头,又道:“寂寞开无主。”张三低头想了想,道:“你这是什么文词,我听不懂。”于纪闻道:“这是陆游的一句词,词牌叫卜算子,词名叫咏梅,谜底是花自芳。我再说一个,万水千山花满园。”“花茶。”“桂林山水甲天下。”张三搔了搔头皮:“桂林,嗯,没去过。”于纪闻眉毛一扬:“我告诉你吧,石秀。桂林的山可美极了。”于云娘在一旁道:“桂林的山美水也美,该是甲天下!”张三哼了一声:“以后我一定去桂林瞧瞧,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怎么又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了。哼,花里胡哨,你说完了,该我了。”于纪闻道:“我洗耳静听。”张三扯了扯衣襟:“chūn秋半边,日月同辉。”“霹雳火秦明。”爱护树林““卫青。”“油煎豆腐”“李白。”张三赞叹道:“你脑子倒还好使。会扎猛子……”于纪闻歪着脑袋想了想,说:“不知道。”话音未落,于云娘抢着说:“八卦掌师祖董海川。”张三笑着点了点头,又说:“杨树上的季鸟。”于纪闻想了想,又叹了口气。于云娘咯咯笑着,说:“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张三吐吐舌头:“于大哥,你这姑娘真是阎王爷的闺女,小鬼丫头!方才这两个都是你闺女说出来的,嗨,不算数!我再给你出两个,还是打两个武术家,听不见泉水叮冬响。”于纪闻还是摇头。于云娘道:“吴鉴泉!”张三又道:“你于纪闻不回宁夏了!”于纪闻引时已大醉,踉跄着站起来,“噗”的一大口,飞了一桌,他用手指着张三道:“姓张的,你说我不回宁夏了,盼我死哪,不,我的尸骨要埋在宁夏,我要死在宁夏!”于云娘劝道:“爹,人家张三爷是猜谜呢,你瞧您,您那是盛酒的家伙吗?人家这谜底是王芗斋!”于纪闻“啪~物打了女儿一个嘴巴,骂道:“你说我这肚子不是盛酒的家伙,那是什么,难道是夜壶不成?!你给我滚!”二喜在旁边见于纪闻和张三都醉了,立刻叫来王五的老婆王章氏,把二人各自劝回自己的房间。

  却说张三躺在炕上倒了一会儿,酒醒了大半,头脑也清楚多了,见旁边无人,便走出房间。月光如水,泻如白瀑。他见左侧院内亮着烛,窗前人影晃动,心想:这么晚了,是谁还在那儿忙乎,于是来到左侧院内,凑到窗前,只见屋内坐着四个人,当中一人光着头,辫子缠在头上,挽了一个椎髻,面色红润,须眉尽白,银髻飘拂,目光如电,有柄大刀横在膝上,一手抚着刀柄,一手捋着须尖,此人四十五六岁,正是“大刀王五”王子斌。王五左边那人二十六七岁高高敞亮的额角,微微向上倾斜的剑眉,黑白分明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端正潇洒的面容,身穿一件白色长衫,横握着一柄chūn秋宝刀,正是“眼镜程”程延华。程延华旁边那人有五十二三岁光景,身材颀长,肌骨qiáng壮,一团正气,凛禀双目,斜背单刀。张三见过这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单刀李”李存义,此人表字忠元,直隶深州人,幼年家贫,无资人塾攻读,帮人赶车,兼习拳艺,在江湖卖艺度日。他走遍齐、鲁、燕、晋诸地,寻访名师,中年于河间武术大师刘奇兰门下学形意拳,历时九载,他还擅长长拳和短拳。以后以保镖为生。李存义刚从天津赶来,风尘仆仆。李存义旁边的那人三十七八岁,生得魁伟,气度轩昂,脸上泛着红润,身穿一件宝蓝长衫,斜背着一口宝剑。张三也认得此人,此人叫孙禄堂,直隶完州人,自幼好武,曾跟李魁元、程延华学八卦掌,并得形意拳大师郭云深之亲授,是当今罕见的文武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