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鬼张三_作者:张宝瑞(22)

2017-06-21 张宝瑞

  王五沿着护城河朝东而来,进了崇文门城楼,来到东单拐进一个胡同。张三细瞧那胡同牌子,是西裱褙胡同,王五走进一个深宅大院,后面尾随那人没有进去,来到墙前一招“壁虎匍行”,上了墙,转眼不见了。张三来到门前,但见门额上书“于忠肃公祠”五个字,原来这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故居。

  张三读过几年塾,他听先生讲,于谦是与岳飞、杨业等齐名的忠臣,当时明英宗错庸无能,宠信太监王振,当蒙古兵大举入侵时,王振怂恿明英宗亲征,以炫耀武力。明军在山西战事失利,退到土木堡,瓦刺兵突袭,50万明军全军覆灭,英宗被俘,这就是有名的“土木之变。”蒙古兵挟英宗向明朝诱和,并举兵迫近北京城。兵部尚书于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已任,亲临督战。德胜门一战大捷,蒙古兵又bī近彰仪门,于谦率领城内官兵奋勇抗敌,大获全胜,保卫了北京城。但是后来英宗复辟,于谦却惨遭杀害。临刑之日,yīn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泪。于谦在生活上非常节俭,皇帝曾赐给他一座在丁华门的豪宅,但他拒绝了,一直住在此处,所以当他家被抄时,发现这里家无余资,萧然仅书藉,真是两袖清风。明成化二年,于谦已死,才被朝延特认复官,并将这座故宅改为“忠节祠”。明万历十八年,改谥忠肃,并在祠内立于谦塑像。

  张三再看两边有一副对联,左联是:空山血泪凭谁诉;右联是:万里忠魂独自归。张三一纵身上了房,院内有几个人正在练武,他们手执大刀,头缠英雄结,身穿白衣,原来是义和团团民。张三来到一个阁楼前,这是二层小楼,上书“热血千秋”四字匾额,下面有“奎光阁”三个大字匾额。张三悄然上楼,见楼上有个房间烛光明亮,屋内有三个人正在jiāo谈。一个是中年壮汉,莲蓬胡须,两目如电,头缠英雄结,背一口宝刀,他是这里义和团神坛的大师兄三德儿,旁边那人五十有余,头戴一个半笠,红脸膛,一道剑眉,声音格外洪亮,穿一身白袍,他就是天津、直隶义和团首领张德成,另外一人正是王五。

  张德成声若洪钟地说:“我此次进京来联络弟兄们共同起事,不管朝延同意不同意,咱们明年夏天都要进北京城。”三德儿问:“估计咱们有多少人马?”张德成道:“有20万弟兄。”王五道:“昨天‘眼镜程’到恭王府找奕$劝他说服慈禧与咱们联俣,奕$那老贼答应了,如果慈禧能同意咱们进京,那就免得自相残杀了。”张德成沉吟一会儿道:“奕$那老贼非常狡猾,此人野心勃勃,一直想篡权,连慈禧都惧他几分,他是辅国将军,握有军权,对他不能完全信任,只能利用他。咱们现在采取的策略是先杀洋人,再灭大清,所以要把‘反清灭洋’的口号先改为‘扶清灭洋’。”三德儿道:“但是要时刻提防慈禧那老贼,她惯于玩弄权术,别让她把咱们给卖了。”王五笑道:“咱们先用她的银子和她的兵器,如果不利用清兵,让清兵在咱们背后再戳几刀,对咱们可不利。”张德成的拳头落在桌上:“对,就这么办!我去通知各地的弟兄你盯着点慈禧这边的动静。”三德儿道:“时候不早了,大师兄风尘仆仆赴京,也该歇息了,明日一早我送大师兄回天津。”

  张三见状折回身,去找刚才那家伙。只见一个瘦瘦的身影映到地上,原来那人正贴在阁楼的壁上,象是一只大壁虎。张三一招“白鹤钻云”,上前去抓那人。那人身手好快,张三抓了个空。张三定睛一瞧,那人已上房,于是蹭的一声上了房,但见白光一闪,有支袖箭飞来,他一伸手,将它接在手里。张三有些发火,“噌噌噌”几步赶上前,那人已下了房,沿着后面一条胡同朝西飞奔,跑了几步又拐进朝北的一个胡同。

  ------------

  浣云居酒醉题诗 于谦祠如飞捉飞贼(2)

  ------------

  张三追进那个胡同,那人不见了。张三侧耳细听,听见附近有轻微的喘息声。他循声而去,只见在一个四吾院朱漆大门上贴着一人,一动不动。张三怒喝一声:“快不跪下!”那人一飞脚,张三闪过。那人上前一个“划钩子”,张三闪身躲过,心中暗叫:这小子是个摔跤手!,那人又一个“跨腿踢”,上前用手来箍张三的腰。张三使出“三皇功”中的云手掌,一招双踏掌,又一招顶上鄂抓提,然后一招松拳踏掌,一掌把那人打倒,趁势骑了上去。那人嗷嗷叫道:“敢qíng是张三爷呀”快饶命!“张三喝道:“你是何人?为何到此?!”那人道:“我叫混混儿。”张三又问:“你到这里gān什么来了?!”混混儿支吾道:“我是‘大刀’王五爷的邻居,因见王五爷不肯收我为徒,心中气恼,平时总留意王五爷的行踪,见他与义和团来往,想探个明白。”张三往他脸上啐一口唾沫,骂道:“连老太后如今都不管义和团的事儿,你cao的什么心?具定是láng心狗肺,看老子收拾你!”“您手下留qíng!”张三道:“你敢跟梢王五爷,看我不活剥了你的皮!”说着乱拳如雨。混混儿急急摇手:“我家有七十岁老母,我死了老母可怎么办呀!您留我一条xing命!”张三听他说家有老母,立即住了手,说道:“好,我送你回家,你要说半句假话,我要你的舌头。”混混儿急:“敢,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