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尽山河_作者:蒟蒻蒟蒻【CP完结】(115)

  杨玦冷笑一声:“他虽失了五万兵马,可谁又敢动他,你么?”

  何衍被这句问得一哆嗦,很快又笑道:“王爷,卑职当然明白,拓跋公不死,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可王爷有没有想过,拓跋公对四公子究竟有多亲近呢?这些日子,河西那边可从来对这里都不闻不问,可见,若非四公子是拓跋公唯一的血脉传承,他根本就不会在意。”

  杨玦显然也察觉到这对祖孙qíng意淡薄,不由点了点头。

  “王爷可曾想过,若是拓跋公有了其他血脉呢?”他说到这,笑得有些诡谲,“四公子今年已是十七了,该是娶亲的年纪了。倘若他娶了妻,留下子嗣,不就再没有用处了么?”

  杨玦听得一愣,怔怔地看向他:“你要我安排老四的婚事?”

  “正是,”何衍道,“倘若给他安排一位王爷亲族的女子,生下来的孩子既可以笼络拓跋公,又受王爷掌控,岂不一举两得。”

  以他的身份,提点王族间联姻之事,本是大大的越矩,可杨玦显然不以为忤,反而目光一亮:“你这主意倒是不错,且容我考量考量。”

  何衍忙低头答应着便要告退。

  杨玦却道:“你先别忙着走,去命人备车,等我更了衣要入宫一趟。”

  “王爷为何此时入宫?”

  杨玦冷冷道:“锦州今日有个盐课大案,正要调派官员前去审理,我去皇上那说一声,让他把韩平也调去。”

  何衍怔了怔:“王爷是想……支开韩大人?”

  “虽然还不清楚他同四弟是否有所往来,不过还是未雨绸缪的好。”杨玦一面说一面召了姬妾上前为他穿衣,“那盐课案子少则也要查上半年,到那时候,四弟的事应当已料理妥当了吧。”

  七月初七这日,按着习俗要“bào书策,晒衣裳”。

  一早,南院管事方明便使唤众人将书房中的书搬到院中去晒,书册之多,几乎把整个院落都铺满了,有个多嘴的下人忍不住道:“公子读了这么多书,若是能看得见,岂不是能考上状元了。”

  一旁的人听见,不由斥了他两句,而廊下的杨琰却不以为忤,只抱着手笑了笑,向身边的方明道:“当年我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卫长轩也曾问我是不是要去考状元。”

  方明gān笑了两声:“卫大哥好像很不喜欢看书。”

  想起卫长轩痛恨读书的样子,杨琰又是摇头轻笑,他转而道:“说起来,咱们那位状元郎的事怎么样了?”

  方明赶忙道:“温大人的保荐书已递到了吏部,约莫再过些日子便能把他调回建安。”

  杨琰点了点头:“其他人的呢?”

  “李玉山和刘适同他们在弘文馆授了这几个月的书,也算在世家子弟里混了个脸熟,过些时日便要调任太常博士。”

  “太常博士,”杨琰低声重复道,“便是温兰郁回了都城,也最多只能任个御史台主簿。他们在世族们眼中,终究还是微末小官,不足挂齿。可谁又能料到,这些微末小官中,将来自有能在大昭的朝堂中呼风唤雨之人。”

  方明扭头看向杨琰,低声道:“公子,只怕你才是将来在朝堂中呼风唤雨之人吧。”

  杨琰一怔,苍白的脸上露出一点淡然的笑意。

  方明还想再说什么,忽觉天色一暗,方才的朗日晴空竟已变作乌云蔽日,眼看便要下雨,他赶忙向外喊道:“快把书都搬回屋里。”

  廊外立刻乱作一团,杨琰歪了歪头:“怎么了?”

  方明一面扶他回屋,一面解释道:“公子,外面变天了。”

  这场bào雨来得猝不及防,仆从们都抢了书搬回书房,而后便缩到一旁避雨。谁知这时,院外竟隐约响起几声叩门声,隔着雨水传来,听得不太真切。正在众人面面相觑之时,叩门声又响了些,唐安只得冒着雨前去开门。只见门外立着的正是卫长轩,他已被雨水淋了个透湿,水珠沿着他的铠甲直往下滚,这素日英姿飒慡的小将军此刻倒成了个落汤jī了。

  唐安一见是他,赶忙让了他进门,而后赔笑道:“卫将军怎么又来了,方才雨大,险些没听见您敲门。”

  卫长轩笑着走进廊下:“怎么,嫌我来得太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