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澈眨着眼睛没有说话。
“沈澈,你父亲是得了什么病死的?”
沈澈摇了摇头:“不知道,那时候我才两岁,后来听母亲说是一种治不好的病。”
赵元初皱起眉头:“端王府有大夫,你要是哪里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我让大夫给你看。”
“我哪里都好,不劳赵大人费心。”
赵元初无奈地道:“到底要怎样才能不叫赵大人?”
“可是坟已经挖完了。”
“不是因为挖坟,是我早就对这个称呼不习惯了。”
“什么时候?”
“去紫竹馆那天。”
“好吧,你既然能叫我的名字,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叫你?”
赵元初一愣。
“元初。”沈澈静静地道。
赵元初站起来:“该回去了,早上还要当值。”
“我知道有个人这样叫你,所以别人就不能再这样叫了。”沈澈说。
“你。。。你怎么知道?”
“虽然我没有听到过,但我不会猜么?”沈澈一笑,站起来向外走去。
第二天早上府衙刚开门圣旨就到了,刘大人忙整理了一下衣冠,蔡师爷也匆忙从后堂跑出来,边跑边纳闷:“怎么来得这么早?”
虽然府衙不是大机构,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接圣旨的机会,但刘大人和蔡师爷都神qíng肃穆,知道越是来的急越不是好消息。
圣旨不长,几句读完,刘大人上前接了,送了颁旨的公公一行出门,半晌没有说话。
“刘大人,只给半个月的时间,这。。。怕是不够啊!”蔡师爷脸上的愁云yīn霾得像是要下大雨。
刘大人站了一阵,道:“接连两名官员被害,朝廷急着缉拿凶手也是正常,罢了,我等尽力而为,若是半个月没有结果,我无话可说,辞官走人!”
“圣旨就是这个意思?”沈澈此时才从后院出来,没赶上颁旨。
“唉,可不是,半个月内抓不到凶手,我们各自回家种田。。。对了沈捕头,昨夜去过了?怎么样?”蔡师爷急忙问道。
沈澈想起自家周围哪有地可种,原本能种些蔬菜瓜果,可陆公公的坟一起来,按规矩方圆几里之内都不能种东西了,也许过段日子祖屋也得拆掉。
说起昨夜,沈澈道:“不出属下所料,陆大人的尸体被调包过。”
蔡师爷道:“那就只能是陆文琪gān的,案发后他一个人守在卧室,昨日又是他来接走陆大人尸体。。。”
刘大人道:“这点我也确信,不过陆大人对他有养育之恩,他杀死陆大人的动机是什么?还有,他怎么会有戚飞羽入城的路条?”
这也正是案qíng的关键,沈澈道:“属下也在想这个问题,陆文琪说不认识京城以外的朋友,未必是真话。”
蔡师爷叹了口气:“这案子线索少,人又乱,麻烦啊麻烦。”
“但属下觉得要在半个月内找出凶手,也是有可能的。”沈澈说。
“哎,沈捕头,这话可要算话啊!大家一起努力努力,要是成了,就都不用回去种田了!”听沈澈一说,蔡师爷的脸色又多云转晴了。
以往衙门处理的多数是琐碎案子,命案不多,也没有来自朝廷的“回乡种田说”,所以人也不累,不象这次,沈澈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倦,客栈的几层楼梯在眼前晃来晃去,晃得发晕。
戚飞羽这次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沈澈,等着他开口。
“你什么时候都在?从不出门?”沈澈问道。
“是你运气好,每次都赶上我在。”
“赵大人说你是乐师?”
戚飞羽停了片刻,道:“赵大人?赵元初?”
沈澈点点头:“他说你们是朋友。”
“官府的人还打听这些?”
“是我私人问的。”
戚飞羽拉开门道:“进来说话。”
这不象是住了人的房间,除了客房提供的桌椅chuáng铺和一套茶具,就什么也没有了。让沈澈无法接受的是两扇窗户全部敞开着,北风直灌进来,房间里比走廊还冷。
“南方没有这么冷的天气吧?”沈澈看着窗户说道。
“南方人比北方人耐冷。”戚飞羽看了沈澈一眼,关了窗户。
“所以就开着窗子chuī风?”
戚飞羽没有说话,握住了沈澈的手腕。
“你gān什么?”沈澈正要挣脱,忽然停顿了,“你的手怎么这么凉?”
沈澈觉得握在自己腕上的简直是一块寒冰,丝毫没有正常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