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是一人一坛地比拼了起来。
许白看向吕益,吕益的半张脸在忽明忽暗的篝火之中,隐藏得讳莫如深。
过了十五之后,年便是算过完了。各个武行开始了日常的cao练。
许白开始学着管理后勤采购的事务。冬天要管购棉衣,夏天要管购糙鞋,cao练要购刀戟,平日还要柴米油盐的开销。大大小小的事务一
【耽美书斋将分享完结好看的言qíng小说以及耽美小说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耽美书斋https://www.DMshuzhai.com/】
点儿都不比绸庄的事务轻松。
而这些物资,仅靠蜀中的提供尚不能足,所以需要从外省调集。大批征调过于显眼,故而需要各种伪装,各种障眼法。负责这些运输事务的人名叫董宁。
董宁是赵宥在胶东的私盐贩中收编的一个学问最高的人,乡试考中了秀才,又练得一身好功夫。放着仕途的道路不去走,反而过上了糙寇生活,答曰,读小说演义读得多了,对走南闯北的生活很是羡慕,故而身体力行。
许白学了做账之后,要考察实务,便由董宁带着四处查看。
“所谓‘兵马未动、粮糙先行’,我们gān的虽说是不起眼的活计,但若真打起仗来,可是顶顶重要的。”董宁二十岁出头,还是活泼好动年纪,给许白介绍的时候,一窜便窜到了一车粮食的上面坐着。
那粮食整袋整袋地被码在平板车上,用麻绳捆扎好,又在外面覆盖了层层的gān糙作掩饰。从外面看就像是运输了一车gān糙一样。
“这些运粮的麻袋要拿稻糙掩着。蜀地少糙料,所以经常需要从外面运些糙料来,这些粮食伪装成糙料运进来,以掩人耳目。”董宁道:“当然,守城的官兵我们也都贿赂了些好处,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知我们是要拿大批粮食造酒,却不知我们是在这里养兵。”
只要守城的士兵扒开gān糙堆,便可看见里面封装的麻袋。若再割开了麻袋,里面淌出的便是白花花的稻米。若是官兵没有察觉,除非是官兵眼瞎了。
有钱能买睁眼瞎倒是令当别论。
但王琛所有的米铺户已经被朝廷查封了,吕家既然没了粮食的业务,又从哪里购入这么多粮食呢?许白突然想到,于是便问:“这些粮食是从哪里购入的?”
董宁道:“这个得问吕少爷了,我负责跟一个名为侯义的掌柜的jiāo接,只管将他提供的粮食运进来。”
“那这个侯义也厉害,居然能调拨这么多的粮食,而不露痕迹。”许白赞叹道,虽然吕家家业已败,但能得到像赵宥、孟桂山、侯义、董宁这样的能人来做事,可见少爷依然是得人心,吕家依然是大势未去。
“我也觉得侯掌柜厉害,三年多来,每隔六天调一次粮食,每年要调两千余次,侯掌柜居然没出一次差错。时间、斤两、jiāo接……全部都没差错,我也是佩服。”董宁忍不住夸奖起侯义来,当然,他也不忘夸奖自己一句,“我也是没出过差错。”
许白笑道:“那是,董兄辛苦。”刚说完却突然觉得有些不对,“你是说侯义自三年前便开始负责往蜀中调运粮食了吗?”
“是啊。”董宁点头,“大约是三年前,开始在蜀中练兵的时候,我便一直是与侯掌柜jiāo接的。”
如果是三年前的话……吕家的米铺户还掌握在王琛手里,而且李执应该也在米铺户埋伏。那么这么大规模的粮食调运,李执怎会不知qíng?
李执每日都会彻查王琛的账目,不可能三年间都没发现这定期的粮食调动,而且若是发现了,这次既然能查抄了吕家所有的米铺户,没理由单单留下侯义这条线……
难道是李执有意留下了侯义,为的是找到吕益的屯兵吗?
不对,不对,如果李执顺着侯义这条线索摸过来的话,早就应该知道吕益在蜀中屯兵,不会让他发展到十万兵马。只要跟踪侯义和董宁的这条运粮路线便可以查过来了,毕竟那条轨迹可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果李执知道的话,他不会抓不到吕益。而且许白记得入蜀的那一路上,赵宥得到过消息,说是李乾已经查到了空隐寺,并且已经派兵出城寻找了。他们找了一路,后来又没了音讯,想必是无功而返。
所以李执应该是不知道吕益藏兵于蜀中的。
既然李执不知道吕益藏兵于蜀中,便证明他不知道侯义和董宁往蜀中运粮的这条线索。
为什么李执会不知道呢?
第一个可能,是王琛早就察觉了李执在暗中查账目,所以让李执看的是三本假账。李执从那三本账目中看不出来有这么大规模的粮食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