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自本朝开建以来,不少蒙古人选择了归顺,骨子里的野xing少了很多,在利益的诱惑下,很多蒙古人明明有机会回归北元,却宁愿留在京城。
蒙古骑兵在营内个个养得膘肥体壮,单凭王令的一张嘴,恐怕难以割舍下皇上给的高官厚禄。
尤其是元亡后,北元境内早已分崩离析,三大部落常年厮杀,其中以瓦剌最为qiáng大,哪怕同为元人,部落间的首领彼此见面,也从未有一刻放下芥蒂。
只有王令搬出大汗嫡系后裔的身份,才有可能驱策这些如同散沙的鞑子俱听他指示。
正想着,就听外头传来震天动地的呼喊声,极虔诚也极癫狂,细听之下,才发现说的是鞑靼语。
白长老歪头听了一会,讶道:“他们似是在高呼太子殿下。“
傅兰芽喉咙卡了一下。看样子,王令不只已收服瓦剌的坦布,在这帮本已归顺明朝的三千营骑兵面前,也享有极高的声望。之前所料的王令的后招正应在此处。
三千营名为三千,麾下实则有七八千含蒙古血统的骑兵,有这些骁勇善战的兵士相护,王令不愁无法带着皇上顺利突围,而等他们成功跟坦布大军顺利会师,想要攻克在骑术上稍逊一筹的明军,并非难以做到。
这般想着,她大感焦灼,忽又听齐齐高呼太子万岁的欢呼声被骤然打断,只剩激烈的厮杀声,似有láng狈之意,且不知何故,军队阵型又瞬间发生了变化。
正听得入神,外面廊下传来秦勇的声音,含着几分雀跃,“三千营的偷袭似未成功,万万没想到,王令埋了许久的线竟被人抢先一步给破了,如此一来,王令无异于被砍了双臂,再也无法带皇上成功突围,只能硬着头皮跟大军硬战了。敌寡我众,我军胜三千营多矣,收服王令不在话下。”
激dàng的气氛顿时在神庙内外弥漫开来,众人脸上一松,连傅兰芽也暗吁了口气,暗忖,也不知是谁预料到三千营会反水,竟抢先一步做了安排。
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中,箭矢如密雨般铺天盖地隆盖了战场,军队分作两翼前后包抄三千营的骑兵,呼啸迎击,然而对方骑术彪悍,jiāo战处又身处蒙古人自小摸爬着长大的糙原,激烈地对恃一晌,己方竟久攻不下。
然而也因这个缘故,王令迟迟无法挟持皇帝去与坦布大军汇合。
第141章
此次皇上出征, 京城三大营几乎倾巢而出,除了京师jīng锐,更急调各地备cao军、备倭军,浩浩dàngdàng共有近十万人马。
宣府、大同一役, 损失兵马近半,驸马井元、辅国公等大将更因王令跟瓦剌里应外合, 不幸误中陷阱, 两处明军死伤无数。
后土木堡被围近半月, 水粮消耗殆尽, 更有不少军士活活饿死城中, 此役细说开来,不仅惨烈,更说不出的窝囊。
直到平煜等人用坦儿珠诱使王令前往北元, 土木堡才告解围。
经过这三番五次的折腾, 军队人马如今只余不到五万, 兵力大有折损。
至北元境内时, 经王令授意,特令三千营押尾,故而在王令劫持皇上后, 三千营可以毫无阻碍地反水,第一时间前来接应王令。
纵观全局,王令几乎每一步都算到了,运筹帷幄无出其右。
若不是三千营发动突击时忽被拦阻,此时王令已顺利带着皇上成功突围, 与坦布大军汇合。
到那时,他手中既有天子做人质,又有数万瓦剌大军做后盾,明军即便想反攻,都因顾忌皇上在王令手中,一举一动都受掣肘,毕竟,任谁也不愿担个“不顾皇上安危”的不忠之名。
换言之,两方胜败已成定局。
坏就坏在三千营这条暗线被提前识破,还未来得及成功撤离,便被斜刺里冲出来的五军营兵马给围住。
急攻一晌,王令几回想释放烟火棒传信坦布,都被平煜she箭击下。
一未能引来援军,二未能突围,本该急火攻心,可王令许是历练多年,反倒越见沉稳。
见平煜和秦晏殊咬死了他不放,忽一把将皇上提溜起来,掐住脖颈,冷笑道:“尔等丝毫不顾皇上龙体的举动,可配得上一个忠字?若不想皇上立时死在我手中,尔等速速退兵,三日后,我可将皇上毫发无伤送回明军营。”
皇上自被俘后,不知是被王令点了xué,还是服了迷药之流。听得此话,依旧昏昏沉沉,毫无清醒的迹象,
平煜扫一眼皇上那灰得不正常的面容,接话道:“你若胆敢伤害皇上龙体,我立刻下令将那座供奉大汗的神庙烧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