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莺啭_作者:海青拿天鹅(152)

2017-06-02 海青拿天鹅

高充看向他,唇边弯起笑意,缓缓道:“若论起来,太子住在那别所中,有花鸟佳人相伴,倒不失一件美事。只是,”他看着王镇的眼睛,笑意愈深:“有人不愿太子活着返巴郡呢。”
他话音刚落,只听“锵”的一声,王镇已经腰中佩剑拔出,指着他和侍从,额上青筋毕现:“尔等yù反耶?!”
众人皆看着他。无人答话。
王镇愈加bào怒,高呼:“护卫何在!”说罢,一脚踢翻案几,盯向高充便挥剑劈去。
剑刃未及触到,忽然,“铮”地一声弦响,一支羽箭迎面飞来,正正将他的胸口贯穿。
王镇看着胸前cha着的箭杆,又抬眼看向持弓立在门前的梁升,睁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片刻,手中的剑“铛”地落下,王镇沉沉地倒在了地上。
高充微笑地蹲下身,对犹未闭眼的王镇道:“充方才说了许多,只愿太子走得明白。若非梁升识英主,倒险些折去一壮士。”说完,伸出手,将他的眼睛阖上。
成郡(下)
“现下做甚?”梁升向高充问道。
高充站起身来,看看王镇的尸首,道:“先将太子移走,其余尸首留在这舟上,走后点火。
梁升颔首,又问:“那舱中妇人如何处置?”
高充看向他,道:“她知晓此事,留不得。”
梁升答应一声,转身朝舱内走去。
大江上,风平làng静,一艘大舟驶过,江面倏而被划开长长的水波。
“夜中行舟,可赏江上月景,倒不失一件雅事。”成郡郡守坐在席上,举盏笑道。
王瓒坐在一旁,望着头顶上的月亮,缓缓饮下一口酒,唇角微弯。江上的风并不算大,凉凉的chuī在面上,和着口中的甘醇,格外惬意。
成郡与南方百越之地有水道相通,自古为漕渠重地。朝廷每到旱涝之季,都会派督漕下来巡视,以保漕运通畅。王瓒这个督漕来到,却与往日不同,除了督漕渠,还将各处水道也一并勘察。
巴郡形势,郡守心中通透,对这位督漕很是听命,但凡有话必全力照办。白日里,王瓒请郡守拨一艘可容三十人的兵舟,夜游水道。郡守答应,入夜则请王瓒登上兵舟,一路往西南。
“成郡兵舟向来坚固,水军熟稔,即便夜里也可舟行如飞。”郡守道。
王瓒颔首,微笑:“果名不虚传。”
梁升下到舱内,一路走到王镇的舱室前。
门静静地阖着。
梁升将手在上面叩了叩,道:“夫人。”
无人应答。
梁升不慌不忙,再叩:“夫人请开门,某有要事……”话未说完,他忽然发现门fèng似乎被自己叩开了一些。心中狐疑,梁升猛地将手一推,门竟“呀”地打开。
烛光照入舱内,梁升面色一变。
只见几件箱案chuáng榻在舱内摆得乱七八糟,哪里还有那妇人的影子!
甲板上,王镇的尸体已经移走,侍从们正将四处洒满油。忽然,有人在舟首向高充喊道:“掌事!前方有大舟正驶来!”
高充一惊,忙走过去看,只见月色下,果然,一只大舟正向他们靠近,火光通明,观其形制,竟是一艘兵舟。
“可要立刻避走?”身旁的侍从问。
“避也避不得多远。”高充望着那边,道:“若是追踪而来,我等休矣。”
“那怎么办?”侍从惊惶道。
高充神色沉着,当机立断道:“叫他们上来,立刻换舟,将此舟点燃!”
侍从应诺,转身去传命。
馥之确定无人了,小心地攀着木梯登上去。
只见上面果然是一间庖厨,借着壁上的火光,可见灶台食器占去了大半地方。地板上,一条血痕触目惊心,长长的,一直拖到门外。
馥之转过眼睛不去看它,朝四周望去,发现此处除了一扇门,还有一处小窗。她走到那窗前,朝外面看了望。接着微弱的亮光,隐约可见白色的làng花翻滚在下方丈余之处。再望向远处,月色下,岸边似乎还离这里远得很。
头顶上传来往返的脚步声,馥之望了望,那里似乎就是甲板。提起的心又生出些疑惑,夜色已深,这舟竟未靠岸,不知要做甚。方才那可怖的一幕浮上脑海,她愈加感到惴惴。
此处自是不可久留,馥之望向门口,寻思自己闭门不出,离开舱室一时也不会被人发觉,该找个地方先藏身以等待时机才是。
正思索着,忽然,她听道头顶的声音突然杂乱起来,这时,一个声音从那楼梯口隐隐下传来:“搜!务必找出那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