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有疾否_作者:如似我闻(15)

2017-06-02 如似我闻

“还真令人意外。”楚明允瞥了眼苏世誉被火光映亮的脸,“你小时候真是比现在可爱的多。”
苏世誉对于这一评价不予置评地笑了笑。
“你父亲为什么禁止你动手?”他问。
苏世誉回头看他一眼,笑道:“这是第二个问题。”
楚明允无所谓地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苏世誉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开口道:“我倒也一直奇怪一点,以楚大人如今的身家地位,为何不把家人接来同住?”
楚明允脸色骤变,目光如刃般割过苏世誉的面容,见他依旧一脸淡然后才敛了神色,轻描淡写地道:“我是师傅捡来的孤儿,哪里来的家人。”
苏世誉点了点头,只道了一声抱歉。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楚明允的qíng形。京中早已传遍了在大夏与匈奴jiāo战时那不知来路的青年的威名,战无不克,所向披靡,三州尽归海内,蛮夷退却百里。大殿之上这年轻将领姿态随意地步入,任由数百朝臣以惊异目光打量,面上挂着漫不经心的笑,却总在众人不经意时流露出眉宇间的yīn戾冷漠。
那时苏世誉的父亲还在世,大将军苏诀看了他良久,对苏世誉道:“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苏世誉深以为然,下朝后便遣人查他来路,花费了足有几年才探听得知:
凉州楚家富甲一方,广结江湖豪杰,也属名门望族。匈奴南掠之时屠城无数,楚家自然无法幸免,却不知他究竟是如何活下来的。只有人说曾在一个滴水凝冰的冬夜里见过隐居剑圣门前跪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少年,眉眼极似如今骄狂不羁的楚太尉。
看来他的确很不喜欢这个问题。
“到我了,还是刚才的问题,你父亲为什么不许你动手?”楚明允说。
苏世誉回过神来,微抬了灯盏以便彼此能将脸看清,然后他微微笑道:“大概……是不大喜欢我杀人的作风。”
楚明允微愣,还没来得及仔细体味他话中含义,便听苏世誉说了一声:“到了。”
他们停住脚步,苏世誉回头看了楚明允一眼,将灯盏递了过去,双手按上石门将其缓缓拉开。沉闷的石块磋磨声响起,亮光透进一线来,然后随越来越大的fèng隙流泻而入,他们不禁闭了闭眼来适应。
睁眼时视野已经清晰,古朴屋室,桐木案架,huáng卷青灯,竟是间书房。楚明允和苏世誉走出,回首发现石门的背面正是掩饰成了一排书架,方一合拢,就再无半点痕迹。
楚明允慢条斯理地打量了一周,回眸冲苏世誉笑道:“走吧,去找宋衡好好聊一聊。”
自书房而出,走下长廊便是中庭。月上中天,乐声已歇,他们在地牢里折腾了那么久,上面的筵席已经散了,婢女们低头收拾着碟盏,脚步匆忙地来来去去。
苏世誉拦下一个,笑问道:“姑娘,你家主人现在在何处?”
那婢女年纪尚小,战战兢兢地看了他一眼,忙垂首摇头:“奴婢不知。”
“那这筵席是几时散的?”
婢女抖得更加厉害,“就在一盏茶前,”她几乎带了哀求似地道,“奴婢只是个打杂的,大人请别再问了。”
苏世誉眸光微敛,放她走了,转头看向楚明允。楚明允冲右侧偏了偏头,“我刚才听见这边有声音。”
右侧是一片小林,花木扶疏,树影相织,月照栀花雪。果然有人在。
“这枝?还是这一枝?”谭敬点着栀子花回头问,他身后的罗裙女子笑嘻嘻地看着他不答话,他却像听到什么似的点点头,“那就听你的。”折下了一枝白雪无暇,递到了女子的手中。
工部尚书谭敬拍了拍衣上浮尘,抬眼见着向自己走来的两人一怔,连忙见礼道:“楚大人,苏大人。”
楚明允和苏世誉还没走近,女子就忙缩到谭敬的身后,只露出了小半张清秀的脸,怯怯地看着他们。谭敬回头握住她的手,柔声道:“阿绣,别怕。”阿绣攥紧了谭敬的手,低着头不敢再看来人。
谭敬对他们歉然道:“内子怕人,还请两位大人不要见怪。”
“无妨。”苏世誉笑笑。
“宋衡在哪儿?”楚明允开门见山地道。
“下官不知。”谭敬摇了摇头,“大约是出了急事。方才来了一个侍从向宋衡回报了什么,他样子有些慌张,跟我们赔罪散了筵席。内子不常出门,见这里新奇,我便问他能不能在这里逛逛,他匆匆忙忙地答过就走了。”他想了想,抬手指向一处,“似乎是往那个方向去了,两位大人若有要事找他,可去看看。”